郭启征:家庭博物馆 家风永流传

发布时间:2023-06-16 13:20: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赵改玲、郭东风 | 责任编辑:赵茜

家庭博物馆成为一道文化风景线

这座家庭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南庄镇驸马庄村,是郭启征自家宅院改建而成。

它外表古色古香,白墙蓝瓦。走进馆内,墙壁上的30多个展板展示了自家的家规家训家风和家人的孝道故事、照片实物等内容。

“孝育院”建成后,吸引了大量闻讯前来参观的群众,他们细细端详墙上的各式版面,认真聆听郭启征老人的生动讲解,深刻了解家风的精髓与魅力,“孝育院”里时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参观过的群众都说,郭启征创建这所“孝育院”,更直观地呈现家风文化,树立良好的家风氛围,弘扬了文明新风,对提升居民整体素质,推动文明和谐家庭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是当地一道文化风景线。

66岁的郭启征是驸马庄村一个普通农民,曾任驸马庄村中学部教师、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州市皮毛商会副秘书长、孟州市第一届党代会代表、焦作市作家协会理事、孟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他还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受孟州市宣传部推荐,入选焦作市第十批“身边的榜样”。其家庭在孟州市2017年度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中,被孟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家庭”荣誉称号。他深爱自己的家庭、家人,曾用4年时间,撰写了《为了这个家》这部近百万字的鸿篇巨著,记录了自家几代人尊崇孝道、行善积德的动人故事,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如今,他又以一腔赤情用自家265平方米的老宅,创办了这座家庭博物馆——“孝育院”。

说起创办家庭博物馆的初衷,郭启征告诉笔者,家是最小的国,好家风、好家教对个人、国家、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家规是衡量家庭文化的标准。他很幸运,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对父母和先辈都有很深的感情,所以想给家族文化安个“家”,就建了这座家庭博物馆。

郭启征说,他们家尊崇“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所以这个家庭博物馆起名“孝育院”,创办“孝育院”,就是通过宣传家里的好家风,为文明社会创建添彩。

“憨”字是精神“传家宝”

走进这座家庭博物馆,墙上的“憨”字特别引人入胜,不仅字写得遒劲有力,还对其进行了详细解释。郭启征说,“憨”字是我们家家风的核心所在,是我们家的精神“传家宝”。

为啥将“憨”字作为家风呢?郭启征说:“憨”字有朴实、天真之义,我们这儿的乡语常用“憨”字组成这样的词组:憨厚、憨实、憨好、憨中、憨能、憨有才、憨能干等。

民间买卖劝人语这样说:三八二十三,人人说我憨,憨人卖完了,精人往家担。

“家里老辈人常常用‘精三分、憨三分,留着三分给子孙’这样的古训教育我们,可以说,‘憨’字是我们几代人的家风总结,一代一代人教育我们,做人要憨厚,要诚实,从小到大,用这个憨厚、诚实做人的标准,也是对每个人的要求,我们家有这么多的党员、大学生,这是因为我们时时处处把自己处于憨厚的地步,我们能吃亏、不沾光。”郭启征说。

郭启征给笔者举了一个例子。

郭启征和别人合伙做生意,不管是与人合伙办冰糕厂,还是合伙做羊皮加工生意,或者是到温州办鞋里子加工厂和与人一起到鹤壁市租柜台卖皮衣。这期间,父母亲总是一再交代,一定要诚实,不要沾别人的光,吃亏是福。只要能吃得起亏,就有好生意做。

因为懂得吃亏,所以和谁合作都能合作下去,因为他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凡和他合作过的人都称他为“最佳合伙人”。

将读书列为“第一等好事”

“世间百年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这也是郭启征家的好家风。该家庭特别注重读书、教育。

在郭家家训中这样写道:郭府训,子孙记,好读书,明事理,爱国家,守法纪,勤敬业,讲诚信,品行端,孝善仁,严治家,世代继。

家风这样写:爱国守法,刚正清廉,仁孝明礼,诚信友善,敬业实干,勤奋节俭,重教力读,德才均兼。

不管是家风还是家训,读书都被这个家族看得是很重要的事情。

郭启征父亲为儿筹学费卖烟袋的故事让他如今依然记忆犹新。

当年,他的三哥四哥特别爱学习,可是家里贫困经常缴不起学费。有一次,他的父亲正在街上与人聊天吸水烟,他的哥哥哭丧着脸站在父亲面前要学费。

父亲听到后,二话不说,拿着水烟袋跑到摆摊卖杂货的街坊家里,把自己正吸着的水烟袋卖给了人家,拿着卖水烟的钱给孩子缴了学费。

上世纪70年代,在郭启征上小学的时候,父亲专门在家里垒个乒乓球台,让子女在乒乓球台上练大字。“父亲说,字是一个人的脸面,你们一定要好好练字,不要在外面瞎闹。”

到郭启征上初中时,父亲见学校里开始重视教学了,父亲就告诉他们,家里的事由他和妈妈管着,要求郭启征和弟弟啥都不要管,只一心一意读书就行。

这样爱读书的风气一直延续下来。

如今,郭启征一家在注重读书家风的滋润下,已发展成为近90口人的大家庭,并都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政治素养。现有党员26人,大中专以上学历的55人,其中本科19人,硕士4人,博士6人。获得国家高级职称的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2人,博导3人,正高级职称2人,专家1人,作家、书法家1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8人,国家公务员5人,有8人为企业一把手或高管,有多人和家庭获得先进个人和文明家庭称号,其中1人荣获国家先进工作者称号。家人中没有一人违纪违法。

“家风是盛满亲情的陈年佳酿,是延续传统的精神薪火”,“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教,如同无声的教诲,让人终身受益。好的家风,既会影响一个家庭、一个个体,更能涤风励德、淳风化俗。郭启征的家庭博物馆,使家风有了文化载体,让家风可触可感可知,就能让更多的心灵收获良好家风的滋养。(赵改玲、郭东风  图:苏金亭 摄:梁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