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四项工程” 推动职业化团队建设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3-06-16 17:23: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赵茜党的重要会议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新的发展时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保持企业发展活力、永葆基业长青,都需要一支高素质职业化团队为支撑。铁投城建公司全面推进“强根、铸魂、赋能、提质”四项工程,扎实推动职业化团队建设落地见效,将职业化团队建设成效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竞争优势。
赓续红色血脉,夯实“强根”工程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引导广大员工铭记红色初心,始终胸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积极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国计民生。
一是以理论学习为基本点,坚定思想航向。开展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系列巡展,党委书记赴多个基层联系点讲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制作移动海报、展板在36个党组织中间轮回展播;党的知识竞赛深入基层,结合劳动竞赛、技能竞赛、青年建功大比武等形式,在32个在建项目打造“学习型”党支部,知识竞赛覆盖近890人次;创建“党建+”系列活动品牌,在昌景黄项目打造党建职业化示范点,开展“咱们工人有力量,永远跟着共产党”党史宣讲音乐会,自主研发“微党课”,逐步建立“自运转”课件资源库,形成职业化学习体系,变“你讲我听”单向灌输式宣讲为“我问你答”互动式宣讲,80余场微党课直播在一线职工中掀起讨论热潮,两级总部共62名职工分赴一线履职,主动投身企业高质量发展事业。二是以理论转化为关键点,打造红旗班组。邀请吉林省委党校专家进行专题授课,领导班子进行深度研讨,形成6个区分系统的专项行动方案,切实把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和职业化团队建设要求转化为落地执行动作;通过“双导师”带徒、党员“1+2”先锋工程“四带四同”等举措,重点项目昌景黄项目设置“红旗设备”、“红旗班组”、“红旗工区”责任到人,在全线首个完成架梁任务,提前实现铺轨贯通节点,12名基层骨干被南昌铁路局通报表扬,职业化团队赋能生产经营的效果更实。
塑造争先品格,聚焦“铸魂”工程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气风发的三局人,应将争先文化融入血脉、润入骨髓、烙入灵魂,永葆争先之志、焕发拼闯之态、坚守严实之风。
一是坚持以文铸魂,营造职业化氛围。以职工青年文化节为主题凝聚共同价值观,在吉林、辽宁、山东三个区域分别打造“春潮澎湃”“辽向未来”“先行齐鲁”文化节活动,选取“青年讲师团”进行争先故事宣讲,让“90后”“00后”走得到台前,叫得响声音。二是开展对标学习,提升职业化水平。全司中高层干部在60天内分批到深圳、西安等多地的优秀企业开展对标学习,召开5次对标成果反馈会,迅速培养一批青年骨干、行家里手,成立一批以“85后”为核心的项目团队。三是深植榜样力量,树立职业化形象。增强争先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吉林省组织的现场救火演练中,青年突击队用30分钟内完成全部应急救援工作,展现三局青年职业化风采;选树打造“争先职业化青年群像”,3名青年职工受到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报道。以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春龙等为榜样代表,开展“工匠精神”演讲,让“党员身份亮出来、党员称号响起来、党员形象树起来”。
提升运行效率,深推“赋能”工程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当前发展环境愈发复杂、风险挑战愈加巨大,使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高、改革兴业的任务更重。体系是管理效率之“形”、组织动能之“态”,因此加快推进管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为职业化团队建设添能赋值的题中之义。
一是聚焦组织重塑,提升运营能力。围绕区域深耕发展成效,对司属各分支机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改进方案。对分支机构开展巡察工作,聚焦市场布局、能力建设、资源培育、业绩考核等方面,将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放置到关键岗位,表现靠后者进行反馈谈话或调换岗位。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过程管控。深入推广信息化系统应用,全面上线三局通、智慧党建等新系统,建立“DOP系统培训组”,深入开展局供应链、智慧工地、财商系统落地培训,全面上线使用DOP系统,项目上线率100%,基层职工普遍反应工作节点简化,效率提高。三是专项技能培养,塑强专业本领。聚焦领导班子、项目“铁三角”、业务骨干和新员工等各层次群体,制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系统培训等技能专项提升行动,利用中建铁投研学中心开展课程培训及测试30余次,举办系统主题竞赛6场,开展下班组活动20余次,近两年的“学生军”已有16人独立负责业务板块。
聚焦品质提升,强化“提质”工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做好中台设计的同时,更要推进项目深化落实职业化团队建设,立足发展和生产经营实际,加快构建专业齐全、梯次合理、技能精湛的项目团队,开展多专业多类型项目的综合锻炼。
一是开展深化改革辅导,永葆职业激情。坚持大抓基层导向,走入项目开展专题辅导,结合综合管理评价管理要求,一体推进改革政策解读、流程信息化辅导与验收评估、“四个中心”宣贯辅导与达标验收等5项重点任务。二是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养成职业行为。试点建立“职业化实训基地”输出人才,形成“部门学规范、班子上讲台、系统讲专题、专家评方案、同行问经验、实战下现场”等机制,根据项目建设阶段和现场进度,结合施工管理需要进行“积分制”学习考核,特别是将参与课程编制、方案研讨、经验分享、课题成果”等“实战实操”情况纳入积分制,作加权累计得分,积分靠前学员优先考虑职级晋升、干部选拔。三是精准把控工资包干,优化职业布局。以价值为导向激励员工,监控工资总额包干运行,进行质和量的管控,优化各级人员占比,达到金字塔型人员结构,实现工资总额包干100%全覆盖。缩短项目收尾期时间,对项目人均产值情况进行月度跟踪,达到人均效能最高化,人均产值同比提高32%。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职业化团队建设是一件长远而重要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举措。在“高质量万亿三局”的宏伟目标下,每一个三局人都将不断提升自我,勇于前进,争先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