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成:做新时代匠人
发布时间:2023-06-16 17:22: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国锦、邵继章 | 责任编辑:赵茜周元成,男,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工程师,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于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菏泽城建工程发展集团五分公司副总经理兼菏泽市长江路快速通道工程临时党支部支部委员。周元成同志先后荣获“齐鲁建设新鲁班”称号、菏泽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五届“菏泽工匠”、菏泽市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菏泽市青年创新先锋、菏泽市优秀专利发明人,菏泽市职工创新能手和市属国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始终致力于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应用研究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完成各类技术成果百余项,为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技术贡献;主导实施民生工程十余项,打造多个城市地标建筑,为市政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致力菏泽城市建设,打造花城新时代地标
致力城市建设,周元成同志奋勇争先,实施了菏泽市第一条城市高架快速路长江路快速通道、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闽江路综合管廊等菏泽“首例”工程。致力打造精品,周元成同志追求卓越,打造了牡丹广场等菏泽“地标”。致力为民服务,周元成同志躬耕一线,施工了广州路、长江路、昆明路、长城路、牡丹路等五大交通干道,在一项项菏泽标志工程的建设中,他的施工的脚步遍布了菏泽的交通“新脉络”。
发展技术引领创新,树立科技工作典范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周元成同志作为一名一线技术人员,在工艺改进、技术革新、质量攻关、发明创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扎根生产一线,爱岗敬业,苦学擅钻,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长江快速路大跨度简支钢-混组合梁桥面现浇问题是周元成未遇到过得技术难题,他说:若用满堂支架法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结构主梁在混凝土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下挠,支撑的地方与主梁不能同步下沉,拆除支架后存在错台。采用吊模施工若在现浇桥面之上,受力点放于主梁上翼缘进行焊接或提前浇筑混凝土支撑点,均会影响后续钢筋绑扎;若在现浇桥面之下,把支架焊接在钢结构箱体上,导致主体受到损伤,浇筑完混凝土后需切割支架,这对原结构主体造成了二次伤害,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存在质量隐患。面对困难而又紧急的局面,周元成同志为了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主动承揽这一工程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起早贪黑、苦战攻关,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研读图纸、查阅文献,现场试验等事项中,忘我工作。技术革新的道路从不平坦,更不轻松,为了实现技术革新的目标,周元成同志付出超越常人所能忍受的的艰辛和努力,终于研制一种K型吊模装置,在简支钢-混组合梁箱体上部翼缘埋设连接板,连接板上焊接螺母,采用高强度螺栓与连接板连接;下部翼缘伸出端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夹具固定;吊模受力支撑,上部和下部各2个受力支点,横杆结合部位连接板与斜杆连接,受力合理,结构安全;为了保障这一技术革新的顺利应用,在吊模装置调试期间,周元成同志吃住在工地,不分昼夜,高温暴晒使他手脸蜕皮,但他从不喊疼,长时间的工作使他直不起腰,但他也从不喊累。记得有一次,在组装吊模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他一不留心,手掌被组件的棱角划开一个大口子,瞬间鲜血直流,他的家人闻讯,疼在心里,责在口头,但他却若无其事的说:“我没那么娇惯,一点小伤,没事”,简单处理伤口后他随即又投入吊模装置调试工作中。苦尽甘来成果现,周元成团队研发的K型吊模装置,共为长江路快速通道工程项目节约成本42.3万元,节省工期28天。同时,本成果于5月18日,在济南市组织了“大跨度简支钢-混组合梁桥面现浇K型吊模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审阅评价资料,听取项目成果汇报,经评价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专利授权、2023年度济南市城市交通学会工法关键技术二等奖、菏泽市市级工程建设工法、菏泽市市政行业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2023年4月的一天,周元成像往常一样巡查工地,注重细节的他将巡查工地作为一项日常必备工作,过程中他突然发现个别支座竖向有微裂缝,这一问题立马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来不得马虎,他随即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查分析,白天带领团队成员聚焦技术难点,晚上在工作室继续专心研究,全身心投入到探寻解决问题症结的方法中,面对试验设备短缺和高温酷暑等重重困难,他依然不怕苦累,多次深入工地实地调研,终于找到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隔震橡胶支座侧歪,橡胶支座垫石不平整和梁底支承接触面不平整,导致受力不均匀,局部应力集中,而使钢盆竖向开裂等问题出现,针对这一技术问题,可利用精密水准仪将要安装的支座调平后,利用支撑垫石与支座底钢板之间2cm左右灌浆料厚度调平支座,保证支座的安装精度和支座与支撑垫石之间无空隙,确保橡胶支座垫石和梁底支承接触面接缝严密、平整。长江快速路支座1684个,处理单个问题垫石约200元,耗时0.5天,这一技术最终实现了节省工期46天,节约成本约33.2万元。
周元成同志利用“周元成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进行员工培养、技术攻关、新材料新工艺验证、工艺创新等工作;累计解决技术难题84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获得国家级QC成果12项,省级QC成果40余项;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4篇;省市级施工工法6项,科技成果评价10余项,科技成果均在集团重点工程项目得到应用,并逐步向行业推广,特别在对长江快速路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技术助推作用,累计节约项目建设成本460余万元,为菏泽市市政工程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周元成同志曾在菏泽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市政府表彰,荣获市专利技术二等奖;市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领衔团队获得菏泽市总工会表彰,荣获“周元成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菏泽市创新型班组”、“菏泽市工人先锋号”和“菏泽市青年创新工作室”等称号。
志愿服务奉献社会,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谈起周元成同志,大家都为他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折服。众所周知,交通协管员的工作紧张繁琐、耐严寒、顶酷暑,时刻要冲在第一线,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周元成同志不惜牺牲自己中午和晚上下班的休息时间,在长江路快速通道工程施工现场自愿参与交通协管员工作,从他执勤的一姿一势,到服务的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他都时刻提醒行人、车辆特别是在长江路施工现场周边更要严格按照指示灯出行,劝导行人及非机动车辆不闯红灯、过马路走斑马线,始终精神饱满的在交通协管员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为交通疏导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有效的缓解了长江路施工带来的交通压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出号召、作出示范,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强烈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乐于奉献的亮丽风采。
加强年轻人才培养,带动城建传承人进步
周元成同志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改革推进,致力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了传承好工匠精神,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参与工匠交流研讨、岗位练兵和各级劳动技能竞赛比武活动,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在员工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菏泽市青年创新先锋、菏泽市五一劳动奖状先后落户公司,公司业绩日新月异。作为科学技术引领者,在周元成同志的言传身教下,公司先后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好工匠”等荣誉称号,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周元成同志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城建员工的责任和担当,在工作中传承匠心,发扬工匠精神,他的躬耕实践实现了以技术引领促发展、为花城建设绘新章。他以踔力奋发、笃行不怠的豪情,主动担当、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凭借一腔热血和情怀,践行了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职工同事和人民群众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菏泽市工程项目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李国锦、邵继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