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策划,价值创造,打造装配式施工管理职业化团队
发布时间:2023-06-26 16:31: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宋志群 汪壮 | 责任编辑:郭顶近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开始了新型工业化升级,根据住建部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提高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建设装配式产品线、打造装配式管理职业化团队是企业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关键环节。学府公馆项目作为工程局在京投资最大的地产项目、北京市高标准住宅,自进场以来认真落实职业化团队建设相关工作,着力培育装配式施工管理职业化团队,为工程局提升装配式产品线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
技能培训,筑牢装配式施工管理职业化团队理论基础
打造专业的思维体系和模型是职业化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石,项目开设“学府大讲堂”,组织管理人员学习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工序以及节点做法,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管理的职业化水平;复盘已竣工装配式项目施工全过程,对涉及的招采、物资、深化设计、现场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组织主要管理人员进构件厂、装配式现场、装配式装修样板间,深入学习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缺陷的防治措施。通过各类专业化学习培训,实现项目全体人员全专业、全要素理解装配式建筑的招采、深化设计、施工工序、工艺以及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夯实理论基础。
科技创新,打造装配式施工管理职业化团队核心技术
打造装配式施工管理职业化团队的关键是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形成装配式职业化团队的科技竞争力。项目成立“宋志群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项目青年员工积极开展科技研讨、技术创新与技术交流活动,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青年技术创新团队。创新工作室梳理装配式工业化思路,在装配式深化设计阶段结合机电、幕墙、精装修、弱电智能化等全专业,探索结构“零二次施工”和“零渗漏”节点,即“全面预制、一次成型”,提高结构质量和降低结构施工安全风险,形成结构完成即移交装修施工的工序模型,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项目在深化设计、构件管理、装配式装修、数字化交付等方面深度应用BIM+智慧工地轻量化平台,以智慧建造助力装配式建造,着力打造一支信息化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装配式施工管理职业化团队。
工艺总结,完善装配式施工职业化团队知识体系
管理遵循“PDCA”循环管理法则,项目团队根据策划实施情况秉持精益建造和价值创造的思路进行不断分析、不断总结并不断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管理方法和思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针对目前装配式施工已实施情况,对策划阶段考虑不细致、实施效果不明显的方案和节点的进行总结复盘,形成了结构技术总结3篇,为工程局《装配式住宅工业化建造实施指南》提供重要参考。下一阶段,项目将持续抓好策划总结,总结成功做法、归纳问题清单、形成知识体系,为公司装配式产品线标准化建设提供助力。
统一标准,整合装配式施工管理职业化团队管理链条
装配式项目具有前端构件厂、后端施工现场两端并进的特点,总承包职业化团队作为管理核心,做好前后端的产业化管理才能有效保证装配式项目的工期和质量。目前市场上各构件厂相对独立,深化设计和构件加工标准不统一,导致一个项目不同构件厂的构件存在差异,根据项目总结的施工生产经验,下一阶段配式施工管理职业化团队将重点围绕统一构件厂标准、形成地方标准开展工作。同时,基于建筑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和产业化需求,目前构件吊装、灌浆等产业化工人多为传统工程劳务人员转型,工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将对参与装配式工程建设的劳务队伍有针对性进行考察和考核,评选出操作水平合格、稳定的劳务队伍作为优质劳务资源,为企业建筑工业化发展助力。(宋志群 汪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