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二七区苗圃小学“书记领题攻坚”项目—党建引领促提升 思政课堂育新人

发布时间:2023-06-30 14:31: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伟,武楠楠,时科华 | 责任编辑:郭顶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在学校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引领地位,郑州市二七区苗圃小学以思政课程为依托,做好“四融合”,即思政课与党建融合、与德育融合、与学科融合、与教师能力提升融合,让思政学科在党建工作和立德树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升旗仪式上,朱英杰老师讲述“革命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思政课与党建融合。学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安排每位党员于每周一升旗时为全校学生讲微党课、英雄故事。学校党支部书记潘敏坤、副书记王立新、纪检委员杨涛分别讲述了“特级英雄”杨根思、“一等功女战士”—解秀梅和“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组织委员贾艳红、宣传委员朱英杰、党小组长虎彬彬和山楠楠以及部分党员教师,分别向全校学生讲述了“最小烈士”小萝卜头的故事、“革命英雄”赵一曼、小兵张嘎、小英雄海娃、少年孤儿当红军、一级战斗英雄王海的故事等。

每次听完故事后,孩子们都会感慨万千,表达自己的感受:三一班的聂锦萱在听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后,对雨来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所感动,表示要学习雨来的的机智果断和爱国精神。四三班的张韵建听完“杨根思”和“解秀梅”的故事后,表示作为中国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榜样,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做新时代的接班人。四四班的何泇錡表示向王二小学习,长大成为对社会、祖国有用的人。五三班的郑佳涵被“伍若兰”舍生忘死掩护战友的精神所感动,在伍若兰身上感受到了她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以及革命先烈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精神,要让红色精神流传下去。

党小组长虎彬彬执教的六年级思政课《雪落无痕孝老爱亲》

党员教师郭晓利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思政课《让我自己整理》

党员教师蒋琪执教的三年级思政课《红色的童话》

柯文杰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思政课《清贫》

学校还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了思政课堂大展示活动。活动中,党员教师郭晓利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思政课《让我自己整理》,通过大耳朵图图”视频、小游戏“比比谁更快”、书包整理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宣传委员朱英杰执教的三年级思政课《红色中原出彩河南》,通过借助PPT和交流分享,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习俗、名人、特产等知识,了解红色中原的历史和精神内涵,感到身在河南的骄傲和自豪,从而热爱家乡,热爱河南。《红色的童话》是党员教师蒋琪执教的三年级思政课,通过讲解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及学生合诵红色诗歌、分享红色故事,让学生了解红色童话的特点和意义,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清贫》是柯文杰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思政课,通过抓住学生对“清贫”一词的理解,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共产党人方志敏同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党小组长虎彬彬执教的六年级思政课《雪落无痕孝老爱亲》,通过播放视频、二十四孝的感人故事、沙画和师生间的交流分享,让学生心中有爱,懂得感恩,感恩父母,孝老敬亲,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思政课与德育融合。学校除了要求每位班主任上好课表中安排的道德与法治课以外,还以每周五下午的班会时间为抓手,结合学校党支部准备的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建党精神”系列视频,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等。通过各班主任为学生讲解,观看短视频,学习感人故事,了解各种精神的内涵。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主题班会

学生们观看视频后,有很多话想说:三四班的张依萱在观看神州十三号返回视频后,万分激动,向航天员圆满完成太空探索任务致敬,为祖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而骄傲自豪!现在的自己更应该努力学习,将来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四三班的常曦文表示,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用他们的青春热血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谱写了一首令人自豪的赞歌,现在的我们要发奋努力,不断进取,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让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巅。三四班的温泉看完长征精神视频后被深深打动,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难曲折。四四班的梁冠华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后,被志愿军战士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热爱祖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震撼。中国精神的学习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轶凡老师执教的语文学科思政融合课

思政课与学科融合。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爱国教育素材。一年级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让孩子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近时刻牵挂人民的毛主席。二年级的“春天,种下一颗红色种子”,在心中种下一颗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种子。三年级的“党和人民心连心”,老师们利用历史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们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不断走向辉煌的光辉历程。四年级的“英雄人物在我心中”,南昌起义、百团大战等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杨靖宇、吉鸿昌、李大钊等一个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郭伟芳老师执教数学学科思政融合课

数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也很多。低年级教材中的《认识人民币》,让学生懂得爱惜人民币,它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不容践踏,渗透正确的金钱观,节约用钱,合理花钱。《有趣的七巧板》,补充介绍鲁班锁、益智板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后,学生纷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骄傲,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中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在教学中教师直接要求学生听播报写数据:“每年我国会使用四百六十亿双一次性筷子,生产这些一次性筷子所砍伐的树木超过了二千五百万棵。”不仅让学生对大数的概念有了清晰的了解,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沏茶问题”的学习,拓展了华罗庚先生的生平事迹与主要成就,鼓励学生向华罗庚先生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最终报效祖国的品质。

高年级数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更多,在学习“圆周率”时,为学生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的数学家祖冲之,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先人的智慧;学习“比例尺”时,适当扩展,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城市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学习“位置与方向”时,通过微视频介绍了在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危难时刻,北斗系统火线驰援保障武汉市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迅速完成建设,为抗击疫情贡献北斗智慧与力量。在以上教学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还有税率的学习、认识负数、圆的周长、统计中各个国家获奖牌数目的比较……教师都可以抓住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阶段。

练习题中也有思政元素。“数字中的党史”数学小报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数学作业中,从党的百年辉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讲“党史中的数学家”故事,充分利用革命精神谱系的教育元素,展现中国科学家群体崇高的精神风貌和感人至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自立自强的强大动力。

音乐课上,红色歌曲的传唱,让红色音符插上翅膀,响彻校园内外,传遍大街小巷。美术课上,教师选取适当的红色文化案例,让学生知党恩,画党旗,那抹红色印在了学生的心中,激发了学生深厚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思政课与教师能力提升融合。班主任就是每个班的思政教师,更是争做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先锋模范。为了切实提高班主任的思政课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定期进行有主题的思政教研活动,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求班主任在平时要充分利用道法课或借助书本,上好每一节思政课,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始终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以“立德树人”为已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引路人”。思政教师还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做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倾听学生心声,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润物细无声,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教育,使每一位学生向阳而生。思政教师同时也是学校的“阳光护苗员”,积极开展“成长系列主题”讲座、“道德与法治大讲堂”等“阳光护苗”活动,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补充,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张伟,武楠楠,时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