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农·流量赋能”
发布时间:2023-07-26 13:50: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赵茜“传播新农·流量赋能”系2023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省级重点团队项目,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传播工程学院申报。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针对农业农村面临的技术专业支持难、销售渠道打开难和人才力量引进难三大困境,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传播工程学院师生组建“传播新农·流量赋能”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6月28日至7月3日在河源市和平县浰源镇开展为期六天的“青年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旨在聚焦传播专业力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讲好新农人故事,助力新农人IP打造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由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燕云、学工办主任李美娜、辅导员刘娟、宁文源带队。
践行乡村振兴 青春奋楫扬帆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6月28日上午,传播学院赴和平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于留仙洞校区南门开展动员大会暨出征仪式,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燕云、校团委副书记杜森、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星宇、校团委老师黄露露出席了此次动员大会暨出征仪式。校团委副书记杜森、传播学院党总总副书记刘星宇为实践团队做动员致辞。随后,社会实践师生团队乘车前往和平县浰源镇。
杜森副书记为实践团队作动员致辞
出征仪式合影
深入田间地头 聆听振兴故事
6月28日下午,“传播新农·流量赋能”社会实践团队师生抵达目的地,与广东省乡村振兴驻浰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于当地镇政府会议室开展座谈会。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燕云、广东省乡村振兴驻浰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王炜炜、副队长汪江、浰源镇常务副镇长黄勉、工作人员陈国健、乡村振兴顾问陈浩山、传播学院带队老师李美娜、刘娟、宁文源及全体社会实践学生团队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伊始,杨燕云代表实践团队发表致辞,指出本次赴浰源镇社会实践团队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汪江就和平县浰源镇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向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介绍;陈浩山分享了志愿服务帮扶经历;王炜炜队长就帮扶工作队在浰源镇近年来开展的真实帮扶案例和整体帮扶情况向参会人员汇报,并表达对社会实践团队实践项目的肯定与支持;李美娜向帮扶工作队介绍了此行“传播新农·流量赋能”社会实践项目的目的与具体的日程安排。双方围绕“传播新农项目”、“主题宣讲教育进社区”、“直播助农”等拟开展实践项目展开深入交流。
为鼓励学生党员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在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刘娟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师生在和平县浰源镇同时开展了系列党建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反诈组成员于河源市和平县浰源镇开展反诈调研宣讲活动。实践活动既深度联合校保卫处和当地派出所,又紧贴校内学生与校外村民群众,既有集中反诈知识宣讲,又有实地走访,实践活动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反诈宣讲群体覆盖面广,反诈效果明显。传播新农·流量赋能”社会实践团队在和平县浰源镇人民政府门口整装返程。临行之际,浰源镇镇长陈小浩代表浰源镇政府向社会实践团队致辞,从青春力量、专业赋能、乡村振兴相融合的角度对青年大学生提出殷切期待。
厚植爱农情怀是新农人们重返乡村、投入到农业农村事业中去的不竭动力。“因为我也是农民出身的,所以对农村是有感情的,现在国家对农村的政策非常好,所以我就返乡创业做新农人”,花茶油创业新农人吴向都在采访中如是说到。鱼、蟹、水稻一体化生态养殖、循环水养殖等新技术与新养殖理念的运用,正是新农人们产生农业产品良好经济效益的法宝。王炜炜书记在访谈中寄语实践团队“躬身鲜活实践、立足火热天地、感受群众冷暖,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自讨苦吃’”。在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三农格局正在发生变革的今天,有一批对三农事业有热情、有理想的新农人,他们正在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元素与能量,在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传播新农业理念,传播农业新技术,传播新农故事,让新农人学会互联网新工具创业致富正是我们传播学子助力乡村振兴不懈的青春使命。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赴浰源镇社会实践座谈会
流量赋能乡村 专业助力振兴
本次实践分为6个模块,分别是直播助农相关工作(带货直播和农人直播技能培训)、访谈新农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拍照和视频记录,并对团队实践风采进行推文宣传)、党日活动及党建共建相关事宜、联合当地派出所对浰源镇村民居民进行反诈宣讲工作。
传播学院“传播新农•流量赋能”社会实践团队于浰源镇政府开展了首次鹰嘴桃、腐竹等特色农产品的直播活动,直播组刘彤、张育阳率先担任助农直播间主播。6月29日至7月2日,每天15:00-18:00成员都准时出现在直播间,在直播过程中,不仅王炜炜队长、陈浩山顾问在直播间亮相,社会实践全体师生也都加入到直播行列中来。传播学院师生们利用专业特长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打开销售渠道,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用劳动践行“在希望的土地上谱写青春之歌”。实践团队直播组成员在浰源镇政府为村民开展直播培训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实践团队组员直播专业特长,传授农人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知识。浰源镇新农人和顾问陈浩山报名参加了此次直播技巧培训活动。
走进当地新农人,通过采访等方式去了解当地新农人如何攻坚克难和助力乡村振兴,传播学院学子发挥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下到乡间地头,访谈新农人物,讲述新农故事。采访组首先采访了广东省乡村振兴驻浰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王炜炜,了解其在基层帮扶工作的经历。在当地政府的引荐下,采访组通过线下面谈和线上电话访谈的方式相继采访了好伙伴农庄的老板娘黄李花、花茶油创业新农人吴向都、浰源镇赤龙村第一位返乡创业新农人-大闸蟹养殖基地黄建浩、鲈鱼养殖基地何志勇、华盛桃园黄万华、浰源镇曲潭村采蜂人白庆海、生态鲟龙鱼养殖基地刘国建和科技特派员高山等12位新农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乡村振兴的使命仍在接续。后续我们实践团队将继续关注浰源镇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发挥专业技能,通过农产品包装设计、直播专业、短视频引流等专业知识继续助力乡村振兴。
王炜炜队长和温嘉欢直播画面
师生团队全员上阵直播助农
直播技能培训会合影
采访驻浰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王炜炜
采访鲈鱼养殖基地新农人何志勇
劳教组:
青春有我,向光奔跑
深入乡间桃园采风合影
科技特派员高山为队员讲解西瓜人工授粉知识
走进大山 品茶文化
采茶
王炜炜队长给团队成员讲述帮扶故事
传播学院与点创融湾党建共建签约仪式
反诈实践团队与浰源镇派出所民警合影
实践团队第一天复盘现场
实践团队与浰源镇政府及帮扶工作队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