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迎新客 广西农业科学院开展粉垄钻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3 10:04: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伟 | 责任编辑:赵茜5月3日,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一行来到宾阳县邹圩镇韦兴村黄功斗的甘蔗新基地,站在田间地头黄功斗谈起采用”粉垄技术”“145”种植模式时介绍说,2021年连片新种1119.15亩,核心区800亩,2022年3月4日经专家实收测定,甘蔗亩产8.70吨(最高9.4吨)、亩增原料蔗2.80吨、增幅47.46%。2022年为宿根第一年,遇到干旱天气,2023年2月16日经专家实收测定,甘蔗亩产7.17吨、亩增原料蔗2吨、增幅38.7%。今年为宿根第二年,目前出苗情况比去年好,蔗苗粗壮,地面无杂草;预期将比宿根第一年有大幅增产。
“粉垄技术”一种继人类刀耕、锄耕、犁耕之后的“钻耕”耕作模式,釆用立式钻头超深耕深松不乱土层、土壤颗粒化粉碎悬浮垄起直接成海绵农田,因此而命名“粉垄”。”广西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韦本辉介绍,粉垄技术“打破了传统耕作模式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2016年,新疆尉犁县棉农李强依托“粉垄技术”几百亩盐碱地来种棉花,一次就成功改造了盐碱地,棉花年年增产,第四年跟粉垄之前比,增产率达到87%。”粉垄技术使我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李强望着丰收在望的棉田兴奋地说。
“粉垄技术”在全国28个省的50余种作物应用证实,在提高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优势,这种技术应用于盐碱地和其他宜耕果园、缓坡经济林茶地、荒漠化生态重建地的治理和利用上。利用发明的螺盘、空心、两刀等系列立式钻头的智能化、多类型粉垄农机装备,实现了对土地的深度活化和利用,使荒地和盐碱地也能生长出作物,增加了我国的可耕地面积。(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