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兰花飘香 鱼市熙熙攘攘——看勐仑镇曼打鸠村的山乡巨变
发布时间:2023-08-04 17:55: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备、李志宇 | 责任编辑:赵茜格力兜兰、白旗兜兰、鼓槌石斛等20多种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亭亭玉立;长胡子鱼、面瓜鱼等近80种热带鱼类繁衍生息,江边鱼市人声鼎沸;文明风尚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和谐相处……这就是夏日的省级文明村——勐腊县勐仑镇曼边村委会曼打鸠村。
笃行实干 凝心聚力
曼打鸠村党支部依托勐仑镇党委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党委共同发起的“罗梭江联合党建+”党建交流平台,在曼边村党总支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一肩挑”,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促创文第一责任人作用,充分发挥支委会引领作用,定期对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共召开创文专题会议12次,宣传大会20次,做到创文工作事事有计划,件件有落实。
人居环境 焕发新韵
踏入曼打鸠村,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处处生机盎然。
得益于曼打鸠村在村落干净整洁、本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的基础上,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兰花团队、园林设计团队专家学者和中国船舶驻村工作队与当地村民一起共同打造了曼打鸠兰花路。
经植物园专家团队深入调查研究,为曼打鸠量身打造园林景观,提供了百花玉蕊、龙血树、蝎尾蕉等10余种植物共计30余株(丛)构成园林景观框架,向曼打鸠村小组赠送自行繁育的兰科植物近20种共计1000余丛,以及近100块兰花科普介绍牌。这其中,格力兜兰和白旗兜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鼓槌石斛、檀香石斛、喇叭唇石斛、兜唇石斛、金钗石斛、束花石斛、杓唇石斛、球花石斛、密花石斛、拟万代兰、白及、黄蝉兰、钻喙兰等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曼打鸠兰花路的建成,推动了村民爱兰、护兰意识提升,激发村民参与植物保护和科普讲解的内生动力。
产业兴旺 人民富足
近年来,由于橡胶价格持续低迷,曼打鸠出现了产业发展单一、村民收入构成单一、村民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曼打鸠村不等不靠,村党支部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挖掘本地特色鱼、黄牛等特色农产品,深耕原汁原味的傣味美食和历史悠久的傣族民俗文化,紧紧围绕勐仑镇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目标,紧紧抓住中国船舶集团定向帮扶机遇,紧紧依托中科院植物园在植物研究培育和园林景观规划领域的强大实力,实现资源整合,完成江边赶摆场场地平整、简易道路铺设、景观布置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周末乡村鱼市”的方式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为加强对周末赶摆市场的规范化管理,驻村工作队、村党总支和曼打鸠党支部协同发力,曼边村民全体村自发投工投劳,开展了曼打鸠小组周末赶摆场的恢复活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曼打鸠打出系列高效管理“组合拳”:对赶摆摊位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路线合理;成立质量监督组、卫生检查组、安全保障组和意见收集组对全村特色手工艺、养殖和农产品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持续提升游客体验,保证曼打鸠周末赶摆口碑,为“周末经济”稳固可持续发展建立制度保障。
产业共兴,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曼打鸠村通过每周六在赶摆场开展特色赶摆和文艺汇演活动,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和精彩纷呈的傣族歌舞吸引了大量游客及周边城镇居民,打造了“周末经济”增长新热点。自2023年5月21日曼打鸠“江边鱼市”周末赶摆活动开市以来,9次赶摆累计吸引游客1.2万余人,村民实现收入85.51万元,净利润30.0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加额5.7万元。
如今,曼打鸠在文明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夯实产业之基、彰显生态之美、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在巨变中迈向全面振兴。(刘备、李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