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做教育路上的追光者 ——记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一民族中学优秀党员教师赵华

发布时间:2023-08-17 09:45: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舒盛珍 李林松 | 责任编辑:郭顶

平凡的岗位,朴实的言行,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对教育事业的满心热爱,铸就了他平凡但富有意义的教育人生。

image.png

赵华:教育路上的追光者

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奖励表彰荣誉不少

赵华,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地理骨干教师。1998年参加教育工作,担任过地理、英语和语文等学科的教学工作、班主任管理工作、教研组长工作、总务处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工作、文化建设办主任工作、党建办主任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赵华同志把对党无限忠诚的纯洁感情化作实际行动融入所挚爱的教育事业上,在26年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立足教学一线、管理一线,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用辛勤、汗水、智慧和青春谱写出了一串串关于成绩的字符:

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期末质量检测中,所教地理4次获全县第一名、7次获全校第一名,所教英语1次获全县第一名、1次获全县第三名;在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期末统考中,所教地理4次获全县第一名、6次获全校同类班级第一名;

担任2019届高中年级管理工作,在2021年学业水平考试中创造了一次性合格率99.86%的优异成绩,在2022年高考中创造了本科上线486人、特控上线188人的历史最好成绩,本科上线率达51.1%,超省平7.4个百分点;所任教的429班高考上线25人,在年级所有同层次班级中上线人数最多;2022-2023学年任教初二地理,担任初二年级管理工作,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地理、生物均获全县第一名的理想成绩。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多项学科和非学科竞赛,获各级奖励达80余人次,指导学生发表文章20余篇;

个人发表教育通讯报道1100余篇,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5个,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6篇,有60余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奖励。

担任学校党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宣传工作和政工人事工作,学校4次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评为城步县“廉洁学校”建设先进单位、邵阳市“清廉学校”、邵阳市文化建设示范学校、邵阳市“文明校园”、湖南省“文明校园”,6次评为县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岗位评聘、职称评审工作多年保持“零差错率”、“高满意率”,获得学校老师和上级领导好评。

个人获县人民政府嘉奖9次、立三等1次,评为县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3次,评为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4次,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6次,评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4次,评为乡镇优秀班主任1次,评为校优秀班主任5次,评为校优秀教师5次,评为市优秀通讯员3次,评为县宣传工作先进个人5次,评为县清廉建设先进个人1次,评为县“地理骨干教师”1次。

image.png

赵华老师在全县教育系统优秀党员颁奖大会上(右二)

平凡的人生经历,非凡的教育情怀

赵华1998年6月大学毕业,8月参加教育工作,分配在湖南省城步县五团镇中学,2006年9月调到处于湘桂边界的城步县杨梅坳中心学校,2011年9月调到城步县汀坪乡中学,2014年调到城步县第一民族中学工作。参加教育工作26年来,他勤奋学习,扎实工作,诚恳做人,不懈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青春和智慧。

教师是一项平凡而又无上光荣的事业,选择这一事业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身为教师,他不图名利,不计得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神圣的教育事业中。身为教师,他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终身信仰,知道教师不是单纯的职业,而是引导自己一辈子陶醉其中,向着明亮远方前行的信仰。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神圣的职业,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任务多么繁重,生活多么平淡,他都无怨无悔,对自己、对家庭,因为教育事业他舍弃了太多太多,也获得了很多很多:

他舍弃大城市的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自愿回到偏远落后的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98年6月,他大学毕业时,由学校分配到江西省南昌市参加工作。身处大城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中,他时刻不忘自己贫穷落后的家乡,时时心系家乡的教育事业,不断思考如何为家乡的教育做出应有贡献,最终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心回到家乡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大山深处的孩子,把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奉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于是在当年8月,在朋友的一片惋惜声中,他毅然放弃了南昌市的优越工作条件,自愿回到城步做一名中学教师,并主动请缨,要求分配到偏远落后、师资极度缺乏的城步县五团镇中学工作。记得当时组织上给他安排工作时,他是这样说的:“城步县哪里最偏远,哪里最落后,哪里最需要老师,我就去哪里。”

他多次放弃调动进城的机会,扎根农村16年,尽情挥洒青春热血。参加教育工作之后,他在五团一干就是8年。在这八年中曾有多次调出县城的机会,他都因为忘不了五团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舍不得五团这片热土上的教育事业而放弃了。之后在杨梅坳中心学校工作5年,在汀坪乡中学工作3年,他坚持克服困难,一边忘我工作,一边抚养照顾小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诸多成绩。

为教育,关爱学生胜于爱戴父母。他热爱农村的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2002年上半年,他担任了五团中学初三52班班主任,因为整个心思都扑在学生和工作上,曾经整个学期都没有腾出时间回去看看住在小山村里年事已高的父母;2004年2月,他母亲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南宁住院动手术,他没有请假一天离开课堂和学生,只得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请人代为护理照顾母亲。

资助学生,代交学费生活费,对学生疼爱有加。在农村工作十多年,他时刻关心爱护学生,经常给他们借钱借物,解决生活困难。曾有一次,大雪封山、公路阻断,学校一学生生急病,他半夜起来亲自开车6小时辗转80公里村道,把学生护送到县人民医院;农村落后,学生家贫,曾有多次,他为学生代交学费和生活费多达10000余元,如五团巡头村舒良政同学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他于2000年—2003年间6次为其代交学费、生活费。

热心农村公益事业。他热爱农村教育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高度关心农村的公益事业。城步县汀坪乡太阳村六组是一个极其偏远贫困的小山村,这里是一个自然组,只居住着6户人家,但过去十年中有10个小孩要步行10公里去村里上小学,步行20多公里走出大山去上初中。在这偏远的小山村里,拥有太阳和龙塘2个村7个组的丰富的森林资源,人们出售木材因为没有公路而祖祖辈辈靠肩扛木头背出大山。2010年寒假,赵华老师自己出资7000元,想方设法筹集资金18万余元,和父老乡亲一道披荆斩棘,手提肩挑,在山崖陡坡上修建了一条长达5.5公里的村级公路,接通外边的公道,使这里的孩子从此可以搭车上学,使这里的百姓也能骑车进出村庄了。村里人说,他们会记得他,他们不会忘记赵老师与他们一起修路的日子,不会忘记他对乡亲的恩情,而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希望大山的孩子能够走出去,奔向远方。”

为了教育情怀,身体上、经济上、精神上皆有奉献。工作在五团、杨梅坳、汀坪,离家远,交通不便,为了按时上班,为了方便工作,他长期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雪上行,曾发生了严重交通事故:第一次是2003年的一个下雪天,那天冰雪很厚,他骑车去上班,在五团镇江头司村路段摔倒,严重受伤,后住院10多天;第二次是2008年6月,他从五团中学监考回家,在城步县平林村被一辆无牌无照小车撞成重伤,住院一个多月。身体上、经济上、精神上,他独自一人承担了很多很多,只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只因为对教育事业的情怀。

甘做自己教育人生的追光者

赵华老师始终认为:一个能坚持终身学习的人,一定是怀抱理想、拥有追求的人;一个能把教学工作真正做好的人,一定是对学生充满大爱、拥有纯净心灵的人;一个能把精力尽情投入管理工作的人,一定是对教育充满深情、能为事业赴汤蹈火的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有可能不断完善自我,矢志前行;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在心怀,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书育人事业放在心怀;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确立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对自己的教育信仰孜孜以求。

image.png

赵华老师在听课(左二)

他是一名终生学习的践行者。赵华老师深知,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具备独特的教育艺术,应该深入掌握教育教学的本质、原则、规律和方法。工作期间,他每年都订阅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加强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他坚持听课、交流和反思,虚心向同行请教,不断吸取他人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他克服时间、经济、精力和家庭方面的诸多困难,每年都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和教学业务培训,不断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他坚持在职学习,先后攻读了邵阳学院地理学科本科课程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他是一名学生成长的奠基者。教师是烛光,燃烧自己释放光芒;教师是翅膀,能让学子在天空翱翔;教师是奠基者,把学生构筑成人才大厦;教师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巨匠,他们用柔弱的双肩承载着民族腾飞的希望,用双手传播着社会进步的能量。为了桃李芬芳,他们呕心沥血、挂肚牵肠;为了培育栋梁,他们废寝忘食、挑灯到天亮。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为城步苗乡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增砖添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赵华老师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工作7年,担任过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9年,担任过初中地理教学工作11年,担任过高中地理教学工作5年,担任过学校管理工作15年。在历次教学质量检测、初中毕业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和学校工作检查以及多项创建工作评比中,均获得了理想成绩,为个人和学校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反思积累,赵华老师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教育教学特色:

在教学思想、方法上,他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强调学科特点,将培养学生兴趣和拓展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并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如地理教学高度重视地图的作用,教学中强调要求学生“把地图装进脑袋”。    

在教学态度、能力上,他精思细究,不断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争做科研型教师。他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考试标准,研究知识考点,细致批改作业,悉心辅导学生,不厌其烦释疑解惑。他能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紧跟新课改发展步伐,积极践行学校“思.辨.练.变”课改思想,开创性开展课堂教学。

他是一名教育管理工作的“老黄牛”。在城步一中,赵华老师除了教学工作还身兼数职:担任学校党建办主任、文化建设办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年级委员会副主任、支部书记。他的工作任务可想而知有多么繁重!他每个学期的工作量都达到了每周30个课时。对于学校安排的所有工作他都无条件接受,每次接到领导的任务,他的回答就是一句话:“保证完成”。他常说,学校是他的第一个家。他工作任务繁重,为了高质量完成任务,他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加班”:他360天如一日,坚持每天提前上班,延时下班,夜里加班,遇到工作任务急的时候,他甚至熬夜干通宵!即使是在寒暑假期间,师生们也能看到他办公室明亮的灯光和忙碌的身影。很多时候,他加班到半夜,回家要通过学校大门时,因不忍心叫醒睡梦中的门卫,总是轻轻攀越校门口的卷闸大门。经常听到门卫马师傅说的一句话是:“昨晚,赵老师又加班到天亮了。”

他既着眼宏观,又注重把心放在细节上,以扎实的作风开展管理工作,以“老黄牛”任劳任怨的精神开展建设工作,创造性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在城步一中工作期间,他时刻秉承“人人皆有材,个个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开展教育工作,在学校“责.爱.家”文化主题引领下,切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了办公楼校园文化主题大厅、“责.爱.家”校园主题文化广场、学校清廉文化墙,为校园所有楼宇刻牌命名,安装高端大气的中华传统文化墙、优秀民族文化墙,在所有楼道走廊墙体制作文化名言警句牌,在每间教室悬挂国旗、张贴校风校训,统一配置高规格的班牌、班级图书架等等。2016年,城步一中被评为“邵阳市文化建设示范学校”,2017年被评为邵阳市“文明校园”,2022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校园”,成功经验得到良好的宣传推广。湖南宁乡一中、娄底一中、长沙一中、长沙开福区一中、广西龙胜中学等省内外多所学校的领导、老师陆续来到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考察、交流、学习。今天的城步一中,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已经成为湘西南一所特色精品名校。

教育是伟大的事业,需要献身精神;教育是严谨的科学,需要求真精神;教育是特殊的艺术,需要创造精神。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教育的进步,赵华老师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履行着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一名优秀党员的使命,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青春,在教育路上不断跋涉、永远探索、终生追求。(作者:舒盛珍 李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