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实施“四项工程” 发展经济壮大“石榴树”
发布时间:2023-09-19 13:49: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筠连县委统战部 | 责任编辑:赵茜近年来,筠连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创新创建模式,实施“四项工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争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标杆,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宜彝高速筠连四方碑沟特大桥)
一是实施交通设施进位工程。坚持“团结致富,交通先行”的发展思路,近五年共投入70亿元,大力推进交通强县建设。推进宜彝高速建成通车,筠连融入宜宾1小时通勤圈;渝昆高铁成功“拐弯”在筠连设站,将结束乌蒙山区不通高铁的历史;近五年硬化村组道路789.6公里,新改建县乡道118.2公里,各族群众融入新发展格局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迁建的筠连县景阳初级中学)
二是实施公共服务完善工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五年先后投入32.52亿元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建设,全县2294名各族随迁流动学生均在公办学校就读,高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坚持以全民健康推进全面小康,近五年投入13.7亿元加快医疗项目建设和医疗设备更新,完成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成功创建国家级中药材溯源试点县。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参保率达100%,实现各族群众“应保尽保”。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团林苗族乡济众鸽子养殖社)
三是实施产业发展共富工程。立足全县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主动融入四川“四化同步”建设和宜宾“一蓝一绿”赛道,逐步构建三大传统产业(生态健康、绿色能源建材、商贸物流)和三大新兴产业(清洁印染纺织、动力电池配套、数字经济)的“3+3”产业体系。实施民族团结进步“一乡一品”产业示范工程,以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共同繁荣致富,成功打造“中国黄牛之乡”“中国红茶第一县”等品牌。
(定水河生态廊道)
四是实施经济建设提质工程。近年来,筠连紧紧围绕“商贸兴县、产业强县、农旅富县、开放活县、生态立县”发展思路,坚持新型工业化主导、信息化赋能、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固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族群众团结迈进共同富裕。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3.47亿元,同比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亿元,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57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02元,增长6.2%;2022年空气优良率为97.5%,列全市第一,实现连续4年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远高于四川同类地区平均水平。(筠连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