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县朱砂镇:探索“人大+产业链”新路径 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25 14:10: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朱砂镇人民政府 | 责任编辑:郭顶通许县朱砂镇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强镇、农业优先”的镇域发展战略,集中各领域、各行业代表的专业力量,聚焦助力推进解决农业特色种植等行业产业链发展的堵点难点,打造“人大+产业链”新路径,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一、保地保粮,守底线。一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建立可持续的高质量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作物秸秆粉碎还田,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助力高标准农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有效肥力,实现地力培肥。同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加强工程建设与农艺农机技术的集成应用,示范推广一批科学施肥、安全用药、生态保育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与先进适用装备,持续改善土壤养分平衡。二是加强耕地监测监管,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耕地保护。镇人大充分发挥辖区内人大代表作为政府与群众良好的沟通纽带作用,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与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一道,全覆盖到村到组进行走访调研,收集社情民意,发挥人大代表亲缘地缘优势,面对面、一对一上门讲解政策、疏通疑虑。
二、示范带动,创特色。一是集群发展做强“一产”。全面推动红薯、大豆等优势产业发展。以3万亩特色红薯种植培育基地高产示范片建设为牵引,推进红薯种植高产创建,建成标准化基地3个。二是协同共建推动“二产”。坚持一产推动二产,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深化与丽星亿源等企业合作,共建种植基地、加工厂房,成立生产企业,实现产业延链发展、互惠共赢,助推主导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农文旅融合带动“三产”。立足农业本底,充分挖掘辖区内农耕文化、庄园文化、红色文化等文旅资源,以“朱斗线”“通栗路”为核心,打造2条精品乡村旅游观光线路,打造“十里薯香、十里薯叶、十里薯园”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让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产品变商品,助力共建精品乡村旅游观光带。
三、助农增收,迈振兴。一是健全产业发展链条,镇政府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持续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带动群众增收,带动脱贫户经营主体共计52个,带动脱贫户300户1400余人,基本形成以果蔬、粮食、植物等为主导产业的“一乡一业”发展格局,打牢了富民增收的产业基础。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农业”平台,不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构建“公共服务+产品供应链+人才培育+精准帮扶”电商发展体系,着力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二是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加工产业配套和集聚发展。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的双绑、“村集体+产业项目+龙头企业+农户”的多绑机制等产业发展联合体,大力推行订单生产、保底价收购,通过村民土地入股、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多种机制,提高脱贫户增收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人大+产业链”路径探索的一个缩影,为了进一步找准人大工作与镇党委、镇政府中心工作的契合点,整合人大资源,发挥人大优势,延伸分领域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朱砂镇人大将常态化让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监督,以代表工作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民生改善等领域发展动能,把代表履职活动延伸到产业链上,把代表的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把代表履职效果体现在产业链上,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稿:朱砂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