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无线电大会卫星应用与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09-27 10:45: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赵茜

9月15日,2023年中国无线电大会“卫星应用与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本届论坛围绕卫星在气象、交通、民航、电力、空间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高通量卫星、北斗系统、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物联网发展趋势和产业应用,以及手机直连卫星等天地一体化网络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共商卫星频率轨道资源高效利用之道,共谋助推航天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之策,对引领卫星产业发展方向、赋能卫星应用和产业、推动我国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祁锋表示,卫星频率轨道资源是各国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所必需的稀缺战略资源。近年来,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积极谋划和发布太空发展战略,强化卫星频率轨道资源保障和太空能力建设。卫星产业相关单位要深刻认识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做好资源申报、协调、维护、开发利用等工作;要努力构建卫星产业创新、应用发展新格局,学习国外相关产业技术和运营模式创新的经验做法,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和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通信、导航、遥感的融合发展,支持手机直连,推动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要积极营造国内、外交流合作的良好发展环境,勇于“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电联研究组研究工作和国际规则制修订,为全球航天产业健康发展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来自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多个领域,产业链中研究、制造、运营、应用等多个环节的18名专家结合各自在卫星应用领域的实践和见解,在论坛上做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分享。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副主任赵现纲说,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及其应用离不开卫星频率资源的保障,作为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中效益发挥最好、应用范围最广的卫星之一,风云气象卫星广泛应用于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领域,在频率使用方面也是国内频谱和轨道种类最多、频段最多、数量最多的遥感卫星之一。未来,风云气象卫星将继续丰富风云卫星探测能力,与各类卫星协同观测,提高整体效能。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姚秀娟介绍了“空间科学卫星频率研究与应用”的情况,她说,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非常珍贵,为了更好利用有限的无线电频谱资源保障工程任务顺利实施,会事先进行充分的频率合规性和可行性论证,并不断通过技术革新来实现多业务共享无线电频谱资源。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院陈金平在“北斗导航系统服务能力与用频状态”的报告中,分享了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情况,并表示将加快北斗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融合,力争到2035年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聚焦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手机直连卫星发展,专家和企业认为其具有网络快速部署、全球覆盖和海陆空全域应用特点,已成为全球卫星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对于推动星地融合、天地一体化发展发展十分重要。论坛上大家交流了手机直连卫星的业界态势、组网方式、标准演进,并分享了现有的三种技术路线:一是手机基本不做改动,技术难度主要交由卫星处理。克服手机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不够的问题,把卫星天线建得大一些、卫星发射功率高一些、通信频率低一些。二是现有手机增加卫星专用模组。终端侧适配卫星,采用专用通信协议和卫星频段。三是手机和卫星都需要改动。手机直连卫星需要开展协同组网、协议增强和设备兼容3大能力的技术攻关。卫星与终端将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深度融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总师陈东、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康绍莉分享了“手机直连星地融合系统技术发展研究”和“星地融合移动通信发展趋势”,陈东表示,实现全球广域按需服务、融合卫星终端与移动电话形态、拓展星地一体无缝服务是卫星手机业务发力点,其商业潜力促进了终端制造、卫星制造和通信运营整个产业链的深度合作。需要关注的是,未来6G中的卫星星地用频将更为复杂,需要依赖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借助频谱干扰感知等多种手段,动态调整无线电频谱资源分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硕、中国电信集团卫星公司副总经理李屹寰分享了3GPP NTN标准化进展和天地一体网络架构及体制标准的相关情况。刘硕认为3GPP NTN是适应目前发展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路线,现阶段3GPP NTN考虑采用透明转发模式,降低卫星研发和制造成本,后续会通过星上处理和星间链路提升卫星网络性能。李屹寰表示,中国电信要在推进天地一体能力建设上,发挥自身优势,打通“天星”“地网”分离割裂制约“天地一体”的关键瓶颈,构建“天星、地网、枢纽港、云资源池”的天地云网融合能力体系。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RAN产品副总经理刘爽、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总监林广荣也围绕“NTN空天地一体化拓展数智新空间”“手机直连卫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主题,阐述了手机直连卫星带来的技术挑战、商业模式和卫星互联网大众应用时代的新变化。

来自卫星应用领域的嘉宾也结合相关行业介绍了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业子公司星航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孝峰,在“高通量卫星航空互联网助力智慧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分享中表示,基于Ka高通量卫星互联实现了数智化民航,即空地态势感知和空地智能协同。如,高通量卫星前舱通信应用,推动了航电的国产化替代及前舱服务产品化,能够开展前、中、后舱融合应用,大大提升了航司运营的效率与安全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副总经理曾京文介绍了卫星通信技术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应用。他说,卫星通信系统基于太空中的卫星转发信号,天然具有覆盖范围广、机动灵活、抗毁性强的特点,再加之应用多种信源加密、信道加密技术保障了传送信息的安全可靠,组网方式十分灵活,可与各种业务设备互联,接入能力强,这些技术特征,可满足电网“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生产运行要素的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