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商城县双椿铺镇:“三乡人”助力传统陶瓷村落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3-10-11 10:06: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洪兰 李静 | 责任编辑:郭顶“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郭窑小镇游人如织,旅游大巴一辆接一辆,一批批游客络绎不绝,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万人左右,即使下雨天也挡不住大家出游的热情。”10月10日,谈起最近的客流量,河南省郭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巧娟喜笑颜开。
“可不是,我制作的面盆、茶壶等,都不够卖,一天能收入两三百块钱。还有不少年轻人,要跟我学制陶手艺。”一旁的返乡老艺人郑尚富补充道。
从昔日濒临衰落消失的陶瓷古村落,到现如今蝶变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乡村游网红打卡地,商城县双椿铺镇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文化+乡村旅游”的路子,在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的努力下,将有着近千年制陶历史的郭窑村打造为文旅融合的先行区,一条“土陶+旅游+乡村振兴”的产业链正蓬勃发展。
原乡人让传统工艺得以延绵。双椿铺镇十分重视乡土人才的挖掘培养,让各类人才得以“破土而出”,为复兴传统工艺增势赋能。今年上半年,在郭窑村建立乡土人才工作站,加强乡土人才联络,通过建立乡土人才光荣榜,增强其荣誉感。并推选制陶师傅姜春海等6人为“商城县民间工匠艺人”,2019年姜春海又被认定为商城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在镇村鼓励引导下,原乡人姜春海等老手艺人留在家乡,传承保护制陶文化,让传统工艺得以延绵。
新乡人为陶瓷产业注入动力。坚持人才引进,打好“引、留、用”三套拳,镇主要领导带头当好家乡发展的“连心桥”“输送带”,主动到浙江招商引资,成功吸引擅长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策划与运营的毛小军、刘巧娟等新乡人来到郭窑小镇,在新乡人的支持下,将原来废旧的郭窑陶瓷厂打造为集研、教、展、吃、住、玩等功能于一体的郭窑小镇,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归乡人使制陶产业做大做强。深入实施“雁归来”工程,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摸清外出人力资源情况,精准掌握返乡人员基本信息、返乡意愿,全面落实优惠政策,为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成功吸引制陶大师胡能芳等返乡创业,在郭窑小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如今,郭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开发出郭窑红陶产品20余款,其中有三款已入围信阳市十大伴手礼和十大文创品牌。后期,位于西冲村的中国红陶文化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后还可新增一批就业岗位,通过2至3年时间的发展,郭窑村GDP有望突破亿元。
“下一步,我们要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将乡村振兴示范区黄金大道产业循环带上的西冲、顾畈、仙桥、梅山、王店、金寨等村组成一个以郭窑红陶文化为核心的共富联盟,‘串点、连线、成片’放大示范效应,在人居环境、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村民就业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相互支持,带动乡村振兴不断开拓新局面,帮助更多的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双椿铺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商城县融媒体中心 洪兰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