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校:群文育学科素养 赛课显团队智慧
发布时间:2023-10-25 15:30: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赵茜2023年10月20日,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群文阅读比赛,来自集团的十所学校带来了各具特色的群文阅读课,有的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有的品味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有的探秘神话的奥秘,有的寻找诗句中的童真童趣。不同的文章如同颗颗珍珠,老师们用智慧的丝线将它们串联,带领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璀璨深邃。
正德小学的杨文静老师结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以《童话变变变》为议题,以童话岛大闯关为情境,引领学生分别探秘《那一定会很好》《一片树叶变呀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各种变化。通过自主阅读、同桌交流、前后桌交流、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表达能力提升。再以阅读金钥匙引导孩子学会站在不同角度思考,训练了孩子们的思辨能力。最后通过三篇童话故事的比异求同,使学生在变化中感受童话故事传达的“真善美”。学生通过本堂课既感受了童话的神奇,掌握了阅读方法,训练了思辨能力,还领会到童话“润心”的妙用。
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的童大鹏老师执教《一样的难题,不一样的想象——四年级神话故事群文阅读》,该课通过阅读五篇相同主题的神话故事,培养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训练学生提炼、统整,发现故事中的“一样”和“不一样”。同时,尝试运用浏览、默读、朗读、比较、分析、推论、判断等方式发现故事中的特点:“一样的困难,不一样的想象”,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从“不一样的想象”中感受到神话的魅力,主动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情节,外化探究成果。
香城小学的刘琳琳老师执教《探秘上古神兽》,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谈话引入,播放《山海经》神兽长卷图引出上古神兽,然后通过探秘,借助三篇古文认识了三位神兽。接着再引导孩子发现这些上古神兽是由不同动物组合的外在神奇,更深入文字背后,探寻神兽的寓意神奇,无论寓意好坏,都是古人通过想象解释自然的产物,从而感受到古人想象力丰富与神奇。最后揭示这些古文的出处——《山海经》,激发学生课后继续阅读,探索更多有趣的奥秘。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层层深入,感受到古代神话的无限魅力,提升了想象的思维品质。
悦动新城学校林老师借助《本草纲目》,带领孩子们探索非连续性文本的世界,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林老师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探索,学生参与度极高,最终孩子们习得“读”“找”“比”“思”的阅读方法。
三原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林志丽老师,选用了四年级《多文本进阶阅读》中“聊聊大与小”单元的四个故事,带领学生开展了一场有趣的思辨之旅。在“大与小”的转化思辨中,林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辩证地思考,再通过创编故事,让学生的认识落地生根。林老师的课堂,教学层次简洁清晰,支架搭设合理,课堂结尾处的创编故事更是一举多得的巧设计。整堂课充满了思维的火花,思辨的快乐,这就是群文阅读的乐趣所在。
中科育才学校李碧琼老师执教的群文阅读《走近陆游,品家国情怀》,以一篇带多篇的思路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带着已学的阅读古诗方法和新的方法——结合资料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去学习古诗的内容,再从古诗群文阅读中去领悟方法,从而系统、深刻的领会陆游诗所表达的情感,积累、拓展古诗课外阅读。为提高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桂湖小学曾倩老师的教学内容是指向表达的群文议题。围绕教学目标,曾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第一板块,导学《题秋江独钓图》体会数字诗的特点、使用数字的表达效果。第二板块,整体呈现《雪梅诗》、《一轮明月满乾坤》、《百鸟归巢图》的阅读材料,小组讨论,想象画面,读思相伴。第三板块,比较异同,分析归纳。第四板块,运用迁移,读写结合。通过群诗对比的阅读,赏析数字诗中数字的妙,学生们兴趣盎然,学有所得。
来自龙桥小学的杨敏老师,采用1+X的方式组织本次群文教学。她首先以穿越时空感受古代儿童的乐趣为情境,带领着孩子们在古诗中学习中趣味吟诵,充分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在多种形式的趣读基础上再引导孩子们观察插图,借用图文对照找到图画中描绘的诗句。接着再运用结合注释、联系插图等方法让孩子们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寻到诗句中的童趣,共同提炼出寻找诗歌童趣的步骤与方法。最后让孩子们再结合所学的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喜欢的诗歌进行自学。整个过程孩子们学得趣味盎然,充分感受到了古代儿童寻常生活中的独特乐趣。
泰兴小学的曹琴怡带来的《藏不住的爱》,让学生从多篇文本的对比阅读中感悟蕴含在父亲动作、语言、神态里的爱。课堂上,曹老师先就《父爱之舟》中学生最感兴趣的“逛庙会”这一场景作为指导,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蕴含在这一场景和细节中的父爱,接着运用这一阅读方法品读《温暖我一生的冰灯》《迟到》《拐弯处的回头》三篇文本,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阅读成果记录表,在对比阅读中求同存异,发现父母之爱原来就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后结合自身经历,回想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表达,以此升华情感,培养学生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三河小学陈艳老师执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里的想象》。陈老师开课播放动物反刍的科学视频,再引出课文《牛肚子里的旅行》,通过对比,感受科学童话的特点;然后以课文为例文,引导学生从人物、事件、主题三方面充分感受科学童话中丰富的想象;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棒的玉米》《奇怪的唱歌方法》《做梦的房子》,通过汇报进行要素梳理;接下来对比四篇科学童话,发现异同;最后布置作业,创编科学童话。本节课的群文学习,从单篇走向多篇,在阅读中渗透习作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童话丰富想象的特点,并学习根据一个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童话的创编。
此次群文阅读比赛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本,包括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科学文章、历史典故等。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今后,我们在群文教学改革路上将继续大胆尝试,探索创新,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