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城木兰乡:做好“三融共生”文章,激活“三资”管理“神经末梢”
发布时间:2023-10-26 11:29: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黄勇、姜国清 | 责任编辑:郭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项目资产规范管理,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木兰乡依托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做好“融合、融通、融入”文章,积极探索“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强化项目资产后续管护,确保项目发挥效益、可持续发展。
党建融合,盘活闲置资产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乡村振兴需要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该乡依托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党员先锋带头落实,发挥辖区内闲置资产的最大效益。摸清闲置资产家底精准施策,增加“活力”。以“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盘活增效”为目标,由网格员摸清摸实低效闲置资产现状,精准掌握基础数据,建立完善资产信息台账,从摸底调查到制定盘活方案再到实现盘活,全乡摸排出闲置车间2个,已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规范闲置资产管理程序,实现增收。强化资产日常管理、租金收缴工作,辖区内2个振兴车间全部盘活,实现村集体年增收1万元以上,确保资产出租效益最大化。发挥闲置资产综合效能,惠及“民生”。在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解决资产“撂荒”,实现资产保值增收的前提下,车间共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网格融通,压实管护责任锻造干事创业中坚力量。该乡充分结合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积极探索“三级网格”管护模式,实行“包联干部监管、网格长主管、网格员协管”分级定责管理机制,对项目库建设、项目申报、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管护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有力推动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工作。遵循“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明确保管、使用和维护等环节责任,53名包联干部、58名网格长和260余名网格员共同参与项目管理、运营和维护工作,解决项目资产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切实保障项目长期稳定发挥应有效益。
人文融情,实施民生项目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小变化、大民生。该乡深入开展“民情夜话”活动,坚持把群众的“诉求点”转化为工作的“发力点”,党员干部对村民的问题认真记录、有问必答,让群众充分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最大程度发挥项目实施精准性、效益性,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近年来,该乡聚焦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完成小琴村、田江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新河村党建示范街建设,新(改)建烤烟房76座、水渠5900余米,杨坊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高田琴生-木兰公路改造均有序推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参与感更加具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供稿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木兰乡,供稿人:黄勇、姜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