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10-30 10:30: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高晓雨 | 责任编辑:赵茜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树立企业形象,密切企业与社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发展的原动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纵观当今世界,但凡成功企业,都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在发挥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主要任务现状与挑战党群组织的作用 

一、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应包括四个层面:

1.建设繁荣富裕的物质文化。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切实凝聚企业各种资源,努力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产品,提供社会认可的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让职工切实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的双赢。

2.建设科学规范的行为文化。积极组织“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实践活动;选树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精神和职工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企业职工行为规范》,教育职工做到举止文明、行为规范。

3.建设充满人性化管理的制度文化。建立健全符合企业价值理念和经营实际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促进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的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制度。推行扁平化管理,促进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形成整体互动、协调合作的发展格局。

4.建设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二、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1.经济新常态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情况。一是一些企业的发展方式、经营形态、技术条件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员工队伍状况变化明显。二是企业多元化多模块发展带来文化融合的困难。在一个企业集团之下,拥有众多业态、经营形态成为常态,集团层面如何将“母公司”企业文化贯穿到各子公司,成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大难题。三是企业生存危机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有的企业由于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及自身原因,疲于应对生存上的危机,无力顾及企业文化建设。

2.员工队伍新特点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问题。一是员工职业分化明显,技术性人才比重显著提升。企业多元化专业化发展推动员工职业日益分化,形成了一线产业工人、工勤人员、营销人员、科研人员和企业高管等不同阶层。二是企业员工主体年轻化。新生代农民工学历相对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想活跃、独立自主性强,一般都具有较长远人生规划和较强的维权意识。三是员工地域来源广泛、地域文化差异明显,特别是外来农民工比例较大,如何引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

3.员工对美好生活新诉求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挑战。一是员工渴望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他们更希望拥有职业成长的平台、获得晋升的机会。他们更加重视自身能力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享受更加丰富多彩、时尚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思维习惯和接受方式发生了显著转变。企业员工的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明显增强,一些结合时下热点、契合员工需求、互动参与式的活动,参与度较高,效果较好。三是网络化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企业员工的主流选择。网络已经成为企业员工日常信息交流、精神生活和获取情感交流的主要渠道。企业管理必须面对“员工离不开手机”的难题,员工对线下组织的活动积极性普遍不高,员工的参与度在线上线下表现出较大差异。

三、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弘扬企业精神,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建设和谐企业。这样,党群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才有活力。

1.把“以人为本”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点。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党群组织要坚持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相信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集中群众正确意见,带领群众一道前进。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既要用人,更要育人,不断开发人的智力,发掘人的潜力。同时,要按照“维权到位,温暖到家”的目标,认真做好职工上访接待工作,大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2.把培育企业精神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充分挖掘企业优秀文化资源,对企业精神进行总结、提炼和宣传,以推进企业健康、协调、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体现不同行业精神内涵、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得到职工广泛认可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并使之成为职工爱岗敬业、争作贡献的精神动力。可以通过一些非常直观的宣传媒体,如广播、简报宣传刊物、电脑网络等,及时、迅速地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深入每一个职工的心中。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技能比武等活动,向广大职工宣传企业精神,使企业精神扎根职工心中,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达到“人企合一”的境界。

3.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职工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程度。从现化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党群组织所具备的文化角色,可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获得成功的特有优势。一是可以通过职代会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包括制定发展规划,重大措施出台等进行监督,加大职工参政议政能力。二是可以通过开展的民主管理、劳动竞赛、技术培训、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和创新工程及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等,增强企业文化的实践性。三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可以把职工中最先进的代表选树出来,并大力表彰奖励,把最先进的企业文化代表推上前台。

4.把增强企业凝聚力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名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党群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吸引职工,感染职工,注重开展重大节日活动、集体生日、入职仪式等,增强企业文化仪式感,使职工在各种有益、有情、有趣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企业内部营造“凝聚”的企业文化。在目前状况下,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变化,有些人一味追求金钱、物质,出现各部门之间平时很少交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党群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建“家”把员工们组织起来,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有效增强职工的凝聚力。

5.把营造和谐环境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党群组织作为职工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纽带,能够了解每个职工的实际需求,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理论,使每个职工将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浓厚氛围。作为职工的知心朋友,可以有效畅通领导和职工的交流渠道,在第一时间把职工的心声传递给企业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使领导及时搭准职工的脉搏,从深层次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掌握职工的困难和所需,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使大家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高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