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更有“医”靠!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简阳探索

发布时间:2023-10-30 13:31: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胡建雄、华晔、陈田甜 | 责任编辑:郭顶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消息,我国正在800多个县(市、区)试点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

在四川简阳,依托市内2家三级甲等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简阳市中医医院)建立2个医共体,覆盖了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其中,简阳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15所,简阳市中医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10所),全市构建了2+25+N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让群众更有“医靠”,村村有村卫生室,群众步行15分钟左右就可看病就医。

简阳市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着眼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以简阳市人民医院、简阳市中医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组建紧密型医共体,构建起了分工协同、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起了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高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解决了现有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问题。按照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进展监测工作要求,2023年1-8月,简阳市县域内住院率达94.84%,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达80019人次,同比上升10%。

高位推动!医共体建设质量优、可持续

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缺乏纵向关联,各开各的门,各管各的人,是过去医疗行业的普遍现象。近年来,简阳夯实权责,打牢基础,让医疗业务上下贯通,以此提升医共体单位的发展潜力,提升全市医疗卫生硬件水平,增强诊疗服务能力。

具体来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简阳市妇幼保健院综合住院大楼项目竣工,加快推进简阳市人民医院完善三甲功能项目、简阳市中医医院康复治疗中心、简阳市精神病医院迁建项目。此外,高标准实施“十三五”基层卫生硬件提升工程,完成21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25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设备提档升级,199所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

稳步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先后建成“简阳市人口信息平台及基层信息系统”,为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购买统一的信息系统;建成“简阳市远程医疗平台”,医共体单位联系更加紧密,打通县级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基层分院之间的远程医疗服务通道,实现县级医院通过平台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会诊、教学、培训等;积极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简阳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简阳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先后上线运行。牵头单位建立了开放共享的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消毒供应、远程会诊、医学检验、医学病理中心,2023年1-8月医共体牵头医院远程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患者50737人次,CT诊断32294例、MRI2001例、DR3623例,远程心电36777例,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

简阳市人民医院医共体远程会诊

简阳市中医医院医共体远程会诊

由牵头医院建立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以病历、门诊、院感、护理等为重点,定期开展质量控制,推动医共体内成员单位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积极拓展基层医疗服务内容,结合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增设二级诊疗科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高血压、糖尿病、消化及呼吸系统等专科联合门诊,结合实际需求提供内科、外科等床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急慢分治、治疗连续、科学有序、安全便捷原则,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转诊平台和突发病情紧急转诊机制,牵头医院把符合下转指征的患者下转到镇(中心)卫生院,并提供后续治疗康复、护理方案;镇(中心)卫生院就诊病人能及时上转到市级医院,初步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

紧密联动!基层医疗机构专家足、服务好

简阳市医共体自2019年10月起运行,在完善内部组织管理架构,提升基层医疗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由牵头医院负责,分层分类制定完善管理章程,明确牵头医院与其他成员单位权责,理清县乡村在疾病诊疗、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等功能定位,完善医共体内、医共体间和向外转诊管理规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着力健全完善行政管理机制,基于实际运行所需成立行政事务、人力资源、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中心等职能科室。

简阳市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

推动资源集约配置,以牵头医院为主体建立开放共享的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等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贯通服务链,强化医共体内床位、号源、设备统一统筹管理使用,牵头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总床位及号源的10%,同级医疗机构床位实时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上下贯通、横向连通。

人员管理形成“一张表”,医共体积极探索“关系不变、双向流动、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上下互动”用人机制,牵头医院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成员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实行统一设置、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此外,医共体内部人员柔性流动,在医共体各成员医疗机构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村医技术力量不足的村卫生室,由镇(中心)卫生院派驻人员提供延伸服务。

牵头单位下派优秀医院管理和临床骨干任职分院,主持分院工作,为分院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助力医院综合能力提升。2022年,简阳市人民医院派出医疗事务部部长陈双龙至禾丰分院(简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任党支部书记;2023年,简阳市人民医院派出急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黄月刚至禾丰分院任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医院行政工作),派出医疗事务部部长田彬至三星分院任党支部书记;简阳市中医医院派出外二科主任、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陈勇至镇金分院任党支部书记。

“输血”+“造血”!共建医疗卫生事业战斗堡垒

小病留在基层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还需要弥补基层专科专家不足的问题,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质效。如今,简阳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正在探索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育+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机制,牵头医院制定成员单位模块式培训方案,以跟师实践、教学轮转、病例讨论、带教查房等形式,开展依法执业、质量管理等多方位培训,持续推进基层精细化管理。

结对拜师传帮带,薪火相传共进步

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和服务方面,牵头医院不仅注重“输血”,更注重“造血”,派驻专家团队进行大科制的探索建设,有效提升分院业务水平。

2022年,简阳市人民医院先后下派管理干部3名和29个专业医疗团队52名专家全面提升管理和业务能力水平,并重点帮扶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开展学科建设,新建皮肤科、疼痛科、肛肠科等多个科室,并增强儿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薄弱科室建设,不断提升综合能力。2023年下派 39名医疗骨干(累计 147人)进行扶优补短,新建、共建皮肤科、疼痛科、肛肠科、泌尿外科儿科等科室,与成员单位建立 20个“联合门诊”和外科、老年病科等 13个“联合病房”。

以禾丰分院为例,2023年1月至8月,开展了14项新技术(如麻醉科、骨科、妇科和腔镜手术),手术台次同比升高61.54%,出院人次同比升高76.7%,门诊人次同比升高8.12%,医疗业务收入增加66.7%。

简阳市中医医院下派专业管理团队对分院进行驻点帮扶管理,先后下派管理人员11人,帮扶专家45人,通过学科共建的方式帮扶分院建成中医康复科、外科和老年病科。

以云龙分院为例,2022年新增手术项目5项,新增中医适宜技术3项。2023年1月至8月,云龙分院外科和老年病科住院1884人次,占全院住院人次31.25%;开展外科手术150台次,同比增长15.38%,新增中医适宜技术4项,医疗业务收入增加43.39%。

2023年1月至8月,镇金分院门诊55607人次。同比增长7.38%,住院2969人次,同比增长82.48 %,开展外科手术266台次,同比增长31.03%,新增中医适宜技术5项,医疗业务收入增加38.19%。

共聚中医药发展合力,提升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市中医医院建设,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针,床位由2004年的200张增加到950张,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0类66项,注册研发12个剂型、16个品种的中药制剂。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建设中医馆,村卫生室100%建设中医角。目前,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55%。

简阳市人民医院赤水分院中医馆

简阳市中医医院镇金分院中医康复科

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医共体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融合,实现数据共享及医保结算一体化,促进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连续记录,逐步实现区域内“一张网”。推进村卫生室服务规范,推行乡村一体化模式,村卫生室实行行政、财务、业务、人员、信息化、绩效为重点的一体化,全市40%的村卫生室实现乡村一体化。(胡建雄、华晔、陈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