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供电段:这是集中修战场,也是“师带徒”课堂
发布时间:2023-11-09 10:06: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丙全、樊珈辰 | 责任编辑:赵茜“家瑞,高空作业一定先打好安全带。”“小平,挂好等位线再接触线索。”“雅琨,上下车梯的时候,手抓牢,脚踏稳。”11月8日6时45分,三台车梯组装完毕,三位年轻的女接触网工——赵家瑞、平嘉怡、段雅琨即将跟随各自师傅分别登上这三台车梯,参与登高作业。三人都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供电段月山维修车间职工,2021年入职的她们虽说已通过技能鉴定和资格评定,日常接触网全面检查中也参与过高空作业,但在紧张的集中修战场,这可是她们的高空首秀。陪同她们一起高空作业的师傅,想在施工前把安全事项尽可能交待得详细些,再详细些。
侯日通道第二阶段集中修战役时间较短,自10月27日至11月10日,只有15个天窗。月山维修车间在这种关键时刻安排新工上高空,下了很大决心。“不经历实战摔打,永远成长不起来。”车间主任张永明这样说。
6时50分,天窗作业命令下达。三对师徒同时登上各自车梯,开始在太焦线月山直通场各股道间来回穿梭,在高空中给接触网“把脉问诊”。
“前面就到定位了,定位器静态角度清楚吧?”车梯Ⅰ组的高空师傅邵逸浩突然提问平嘉怡。
“标准值:9°,标准状态:8-11°……”面对师傅冷不丁地提问,平嘉怡脱口而出。
“不错。准备好角度仪,测量定位坡度,报给小组负责人。”
车梯Ⅱ组的工作人员在测量线岔高差。段雅琨一手托着水平尺贴着接触线观察水准泡是否居中,一手举着卷尺测量距离。线索摇晃,数据不稳,每次测得的结果都不一样,段雅琨急出一身汗。
“卷尺盒上这个黑色按压键,将它滑到最底部,就能固定卷尺,不会自动缩回。这时候你一只手就能同时固定水平尺和卷尺,腾出另一个手轻轻扶着线索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数据误差就不会出现过大的情况。你再试试。”师傅尚帅现场手把手教学。段雅琨一试,果然好使。
“师傅,承力索吊弦线夹让我检查吧!”“想尝试,很好。不过第一次,不要心急,先把安全带打到承力索上,看准脚下。你主检查,我给你打辅助。”车梯Ⅲ组这边,董龙飞听取了赵家瑞的建议。
“吊弦线夹入槽,无断股散股烧伤,吊弦状态良好。”在师傅的辅助下,每经过一处吊弦线夹,赵家瑞就进行一遍手比口述,面面俱到,一处不漏。
“注意‘鸡心环’周围的线夹状态。这些不方便检查的细节,绝不能忽略。必须保证干一处、保一处。”师傅对赵家瑞提出严格要求,也是希望她从一开始就养成好习惯。
新乡供电段去年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师带徒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对师带徒的培养、培训、合同书、协议书、管理考核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师徒合同一旦生效,师徒就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同奖同罚。车间在落实该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激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月山维修车间重新定义课堂,不再拘泥于固定教室,将课堂搬到练兵线、搬到通勤车上、搬到集中修现场的做法,彰显了师带徒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辛丙全、樊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