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布乡村建设领域“1+41”成果体系
发布时间:2023-11-09 13:12: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艳萍、张磊磊、史宇光 | 责任编辑:赵茜11月8日,2023浙江省乡村建设工匠技能竞赛在杭州萧山区义桥镇举行。“继去年获团体第一名后,杭州今年再度蝉联团体第一;12名参赛选手均获得个人奖项,其中,砌筑工、钢筋工、管工项目一等奖均由杭州选手获得。”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杭州乡村建设系统性理念创新、整体性机制创新、协同性实践创新、多元性数智创新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在同步举行的杭州市乡村建设成果发布会上,杭州乡村建设领域“1+41”成果体系正式发布——即1部法规《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41个涉及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美丽城镇建设、农房建设、农村污水治理、绿道建设以及数智化建设等工作的配套制度。
为加快推动《条例》落地实施,率先在全国探索系统化构建乡村建设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市建委自立法启动以来,一直坚持“两手抓”,一边全力推进立法流程,一边同步抓配套制度建设,创新引入“赛马机制”,集中市、区两级力量完成43项乡村建设理论研究课题,并将课题成果转化为《条例》的实施细则和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出台了包括管理制度、技术导则、标准规范等41个文件,其中多个技术导则为全国首创。
在此次活动的举办地萧山区义桥镇,就是集中践行杭州农污治理一系列创新机制举措的典型样板。近年来,义桥镇秉承“水清、无味、点绿、景美”八字方针,以“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资源全利用、监管全智慧”为引领,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面完成20个村的农污治理项目。同时,该镇积极推进绿色环境打造行动,采用湿地理念,首创“净水公园”模式,通过大范围种植水生植物和培养微生物来净化水质,通过绿化及周围苗木地灌溉进行尾水利用,真正使农污治理实现从“污水点”到“风景点”的华丽转身。
值得一提的是,萧山还在义桥打造了全市首创乡镇级水环境治理中心——义桥水环境治理中心。该中心是义桥镇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挥枢纽,主要包括污水治理研究中心、运维管理中心、智慧化指挥中心三大核心,实现集中化、制度化、标准化、智慧化、多元化“五化一中心”的水环境治理新格局,为全镇水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此外,在市建委指导下,义桥在水环境治理中心成立了“市-区-镇-村”四级农污治理红色指导员基地,顺利筹建起镇、村两级农污红色指导员队伍,全面推进全镇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理念引领和机制保障下,杭州协同促进农房建设、农污治理、绿道建设、“三改一拆”、美丽城镇、城乡风貌等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奔向共同富裕。目前,杭州已累计建成8种类型绿道(环湖、沿山、沿江、沿路、沿河、湿地、公园、乡村绿道)4700余公里,基本实现“主城区范围5分钟可达绿道网”;累计创成省级美丽城镇样板55个,市级样板99个,数量位居全省首位;依托杭州城乡风貌智汇通平台打造的“共富超市”,已上架直销4大类12小类共计711种商品,线下销售点达到57个;10条共富风貌游线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共富风貌游线名单,总数位列全省第一。
行走在杭州大地,从品质绿道延伸到田园村落,从美丽城镇拓展到城乡风貌样板区,城乡共富的路径越来越明晰。在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总长约7.5公里的“柿来运转”绿道由数字化赋能的“如意跑”和千年古柿林中的“林间漫步道”两部分组成,串联起了村内的鸭棚咖啡、Hi稻星球、如意柿界、如意山房等各个景点,每到节假日游人如织。在不同的季节,游客还可以沿绿道直接上山采摘柿子、杨梅、李子等山林土特产,促进村里的生态旅游资源充分有效开发,成为绿道拉动文农旅产业发展的典型缩影,生动演绎“绿道”变“财道”的共富故事。
此外,杭州还将数智优势直接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杭州市城乡风貌智汇通平台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的出台,绘就了乡村建设“一张图”,构建了项目管理“一条链”,织密了民生服务“一张网”。
杭州市城乡风貌智汇通平台目前已成功接入杭州城市大脑2050展厅,整合了乡村小脑、智慧农房、智慧农污、智慧绿道等子系统,上架了“共富超市”“共富风貌游线”等场景,融合了房屋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系统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综合管理系统。老百姓所需的农房设计、农房审批、绿道出行、农产品销售等服务都能在平台上实现。(陈艳萍、张磊磊、史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