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双查”促税收管理走向标本兼治
发布时间:2023-11-13 14:54: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闫天明 | 责任编辑:郭顶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只有经常从“症状”里寻找“病因”,才能从治标的权宜之计转向治本的妙策良方。为进一步强化执纪监督,促进查管互动,近年来天水税务稽查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一案双查”工作机制,坚持严查违法不动摇,深究内错不手软的原则,查外促内,自我革命,切实加强内部监督,真正实现纠错防患,加大对稽查案件从立案审查、检查取证、审理定性、执行入库、问题整改等全流程、闭环式的监督执纪,同时注重通过稽查案件暴露和反映出的征管漏洞、监管失责等行为进行督促问责,真正实现了刀刃向内,以查促管,防范了廉政风险,提升了监管水平。
鞭辟入里把好脉
稽查案件查处的涉税违法问题往往伴随着税源管理失职失责问题,稽查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主动出击找疑点,顺藤摸瓜理线索,深入分析、密切关注管理部门在税收法规宣传、优惠政策落实、发票风险防范,房土税源信息采集等重点领域的缺位风险,对发现宣传管理不到位、优惠政策错享受,未及时采集房土信息、日常监管履职不力等造成大额税款未及时入库、发票管理存在高风险等问题线索集体研判分析后形成一案双查情况说明,及时移交同级督审部门;同时通过专职纪检员全程监督、廉政回访等方式积极主动发现税务机关或税务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线索,及时移交纪检机构处理。对查结的稽查案件按行业、区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判、归纳总结,形成《行业税收征管建议书》,及时推送征管部门开展整改。
对症下药开好方
稽查部门以案件查办为契机,研究分析并提出“强化征管、完善政策、防范风险”意见。个案查办后及时向税源管理部门推送《稽查建议书》,加强涉案企业后续跟踪管理;同时针对税收政策、管理制度和征收管理措施上存在的缺陷或薄弱环节,深入剖析成因形成《征管风险提示书》,协助风险管理部门完善税收风险特征库和风险分析指标,强化防控措施。今年以来市局风险管理局通过指标模型研判选取风险应对户2批次268户,市局稽查局、第一稽查局先后两次对县区局风险应对开展专题辅导培训,应对入库税款1.4亿元。市局稽查局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土地出让金征缴、未按时代缴车船税等监管难题;同时县区局风险管理部门协助稽查局开展发票协查、数据采集,依照《稽查建议书》采取税款征收、信用等级调整、发票数量限制等征管措施,实现了查管互动、标本兼治。
防微杜渐治未病
天水稽查部门在工作注重推动“一案双查”成果转换为税收治理效能,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针对“一案双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剖析找准廉政风险点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点对点下达稽查建议书,盯住问题督促整改,今年以来已经向督察内审部门移交省市标准一案双查户9户,督审部门经过实地调查核实后发出《“一案双查”专案执法督察建议书》9份,在内控执法监督平台录入过错12人次,《执法督察建议书》通过系统总结某一类型、某一领域典型问题,进行“类案分析”,寻找共性规律,坚持由点及面,最大限度把“一案双查”的附加值、含金量挖掘出来,依此开展系统性治理,着力打造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和促进整改完善的工作闭环,实现从根本上精准发力,在源头上防微杜渐。
天水稽查将持续强化“一案双查”的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坚持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新问题和老问题一起解决,坚持治标和治本协同推进,在解决问题、补齐短板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一案双查”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助力税收征管祛顽疾,除旧疾,强根基,补短板,着力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闫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