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3-11-29 16:45: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翠 | 责任编辑:郭顶

没有全民健身,就没有全民小康。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全民健身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一种自觉行为、一份社会责任。

如“热度”不减的贵州“村BA”“村超”,是体育风尚的厚积薄发,是乡土文化的生动缩影,让中国乡村体育世界瞩目,也让我们看到了基层群众不可遏制的体育需求。进入新时代,健身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享,而成为全民皆可及的权益。跑道上,许多人快走或慢跑;公园里,有氧操和广场舞各成风景;云端上,领操者和跟跳者节奏划一,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影响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的健康意愿持续增多,与之相应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与不足,是当前制约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加快形成“15分钟健身圈”,解决人民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一是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惠民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整合废旧厂区、闲置学校、市政用地的闲置资源等场所,建设和设置球类场地、健身步道,配置健身器材等设施,将其打造成运动健身中心和村级文明广场,常态化向群众免费开放。二是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力度。聚焦满足于各类人群参加体育健身的需求,各地立足实际情况,持续挖掘学校体育设施场地开放潜力,推进公办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在不影响学生正常上下课及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前提下,方便学校周边居民就近健身。三是推动线上健身助力全民健康。科技手段为全民健身赋能,让居家锻炼成为可能。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做好线上健身公共服务,加强对线上平台和健身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把关,保障居家健身群众的安全。同时,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探索“线上+线下”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新模式。

运动健身非一日之事,全民健身当久久为功。让我们不断推动供给端和需求端有效匹配,随时、随处、可达、可用的健身场所设施遍布全国大小城镇各个角落的壮丽景象指日可待。让我们每个人争做运动达人,以实际行动和健康相伴、与运动同行。(作者:刘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