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下基层”中体悟“人民至上”

发布时间:2023-12-11 15:51: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付琴 | 责任编辑:郭顶

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根深叶茂、本固邦宁。“四下基层”,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蕴含了人民至上的群众观点。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基层紧锣密鼓的开展,党员干部要践行“四下基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以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一、“四下基层”就是要当好人民的话务员。用大白话以及接地气、沾泥土的语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到人民的心坎上,让群众听见政策、了解政策、享受政策。推动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将理论从“声边”转变为“身边”。让政策落地生根,读懂政策是前提。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学习好、研究深、理解透政策,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把党的为民宗旨、惠民利民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有针对性地学习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政策,坚持“你需要我讲什么就讲什么”。既思考“讲什么”,也创新“怎么讲”,既聚焦“接地气”,也考虑“有灵气”。搭建起政策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把“党的政策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二、“四下基层”就是要当好人民的调研员。“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调查研究能了解民情、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听民声方能解民忧,察民情方能办实事,汇民智方能促发展。党员干部勤下基层调研,要怀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挚感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脚底多沾泥土,躬身力行,收集好民意,努力找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到症结破解问题,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惠民举措,将“脚力”转变为“能力”。以钉钉子精神破解难题,直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复杂问题、瓶颈问题、短板问题,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三、“四下基层”就是要当好人民的保卫员。信访接待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脚步向下,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变“坐诊”为“出诊”,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用真心服务取信于民,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为据。点对点分析群众反映问题的症结,对受理的群众诉求,一件接着一件干,做到事事有回声,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多为群众“雪中送炭”,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家门口”。

四、“四下基层”要当好人民的服务员。现场办公的核心在于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用心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成效。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化“多头跑腿”为“一站受理”,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努力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协调,既重实效、又求时效,坚持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压实责任、限期解决,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着落,让狠抓落实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