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四联四促”助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14 11:15: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甘泉县乡村振兴局 | 责任编辑:郭顶

今年以来,延安市甘泉县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四联四促”新模式,紧扣组织、人才、治理、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契合发展实际、资源有效整合、组织互联互建、农村治理高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组织联建,促资源共享

image.png

按照“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相近”原则,聚焦红色联促、绿色联营、产业联动、村企联建,推广“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支部+企业”等做法,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行联村党组织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在全县6个乡镇(街道)探索打造8个联村党组织示范点,构建组织联建、班子共建、活动联谊、产业联抓、民生联管的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打破城乡、地域、行业壁垒,组织全县63个村与168个县级部门单位、9个市级部门单位结对共建,采取党组织和党员“双结对”和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实行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四共”工作机制,全面构建组织联建、班子共建、活动联谊、产业联抓、民生联管的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

人才联动,促活力提升

image.png

统筹县乡村三级人才资源,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协会等各方优势,打破乡村人才制约瓶颈,提升乡村发展活力。紧盯乡村振兴需求,以8个人才信息库、2个专家工作站、4个科技小院为基础,制定出台发展规划,开展“美水英才建功立业”、农技培训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全平台支撑。推行“产业+人才”“远程+实训”模式,设立“美水能人”培育项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43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行动,每年举办刺绣剪纸、蔬菜种植等专题培训班,并通过能人带动,持续盘活用好本土人才资源,剪纸能人高英凤通过无偿帮带培训、建立社区工厂等,带动一批乡村妇女增收致富。坚持做好“双培双带”和人人技能工作,培养有实力、干实事的退役军人、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同时,对145名新选派第一书记(乡村振兴联络员)、工作队员进行任前考察和集中培训,实现定村精准、派人精准、工作精准。

治理联抓,促乡风文明

image.png

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大对群众的服务和组织引领,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依托“樊九平式”调解模式,整合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驻村民辅警、法律顾问等力量,在全县106个“樊九平式”调解室的基础上,成立由优秀调解员、“五老”人员、说法“专家”、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调解联盟和镇(街)分盟,形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工作格局,目前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1件。建立“网格员首听必报、村干部首问必接、支部书记首位必管”“三首”责任制,通过三级调解、限期办结、跟踪回访等方式,确保群众诉求照单全收、一管到底,构建责任明晰、梯次化解、跟踪问效闭环解纷机制。建立居民信用积分管理、红黄蓝“三色”预警等制度,抓紧抓实分析研判、量化考核等工作措施,拧紧矛盾预防化解“责任阀”。

产业联盟,促融合发展

image.png

坚持产业布局“一盘棋”、经济发展“齐步走”思路,以联建区域党组织为主体,联结发展资源和党建资源,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合力打造乡村产业集群,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发展优势。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种模式,通过深度合作共建、盘活资源资产等措施,立足区域实际,激活土地、特色产业等资源要素,先后形成无刺小黄瓜、阳光玫瑰葡萄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种植集群,峡谷农家乐、石门豆腐小镇等数条农旅融合经济带,红培基地、长征步道等多个红色引领示范区,实现新老产业有序交替、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推行“党建+”融合模式,实施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为24个村争取中央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1680万元,支持村集体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循环农业,完成精酿果汁啤酒及苹果起泡酒酿造生产线配套、辣酱加工厂等5个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入库工作,实现项目整合利用最大化,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300多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增量提质。(图文供稿:甘泉县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