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优化基层治理机制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3-12-19 09:23: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泰安市岱岳区委编办 | 责任编辑:赵茜今年以来,泰安市岱岳区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效能提升,探索构建“政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格局,聚力优化体制机制,强化职能运行监管,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为奋力谱写“强、富、美、优”新岱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建强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组织基础。岱岳区作为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突破项目直接联系点,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一是调整优化区委党员教育中心职责。融合岱岳区委组织部组织科有关职责,进一步明确区委党员教育中心统筹负责指导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建强区级党员教育阵地,改造提升泰安主题党日活动中心,新建党员谈话、档案、服务等36个功能室,建成党员教育管理综合阵地。二是成立镇街党员教育中心。结合“五办七中心”优化调整,在镇街成立党员教育中心(党校),11个镇街党员教育中心共核定事业编制88名,占全区镇街事业编制总数的9.3%。依据《泰安市镇街党校规范化建设实用指南》,进一步健全管理使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其中,重点打造的范镇党校,在今年7月份,被评为省级重点乡镇党校。三是设立村(社区)党员教育服务站。围绕“有现场、能观摩、紧贴党员需求”目标,整合红色文化、先进模范、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等各类教学资源,打造提升泰西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苏庆亮事迹展厅、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等教学现场。在全区构建起“1个区级平台+11个镇街党校+110个教学现场”的立体式党员教育管理阵地体系。
聚焦信用赋能,凝聚基层治理精神力量。聚焦基层治理短板难题,岱岳区机构编制部门积极融入、靠前服务,积极探索“信用+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把信用体系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是聚焦全面覆盖,搭建三级工作架构。在区级,成立岱岳区社会信用中心,为区委直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区委办公室代管,明确落实全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和有关领域严重失信问题治理等工作职责。在镇街,结合“五办七中心”优化调整和镇街中层岗位设置,在党政办公室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办公室统一设置了信用工作岗位。在村居,参照成立基层信用工作专班、信用议事会,健全农村(社区)信用信息工作机制,构建起区镇村三级上下协同的全方位组织架构。二是强化建章立制,构筑社会诚信环境。岱岳区委编办牵头梳理编制《区直部门信用体系建设职责任务清单》,将营商环境、市场监管、教育卫生、社区治理等17大重点领域的90项事项纳入清单管理。依托《清单》,指导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部门单位,分领域制定《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办法》等51个信用管理类文件规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横向延伸、纵深拓展。今年以来,岱岳区先后荣获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试点县、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等荣誉称号。
突出共治共享,夯实基层治理法治保障。在泰安市委编办大力指导帮助下,岱岳区创新成立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以创新调处机制、提升治理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构建起“全链条、大调解、惠民生”的基层矛盾调处工作格局。一是明确职责任务。强化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职能,制定《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职责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职责,明确其负责全区民生诉求、矛盾化解等基层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调度指挥、督导考核等职能。参照区级做法,向镇街、村(社区)辐射延伸,在11个镇街全部建设起镇街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明确镇街党(工)委负责加强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二是提升工作效能。建章立制明晰部门职责,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的意见》《岱岳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七定”指引》,建立一窗受理、快速处置、分类流转、分头办理、反馈评价等11步工作流程,完善会商研判、监测预警、联合处置等12项工作制度。横向上突出“协同作战”,纵向上突出“分类联动”,变原来的部门“单兵作战”甚至“推诿扯皮”为“多维发力”“密切配合”。三是强化职能运行监管。一方面,编制职责任务清单。制定涵盖37个部门、244项任务的《入驻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部门矛调服务职责任务清单》和《社区管理职责任务清单》。同时,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动态调整清单,确保清单准确规范。另一方面,强化部门履职考核。主动发挥机构编制部门职能运行监管作用,制定《入驻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部门单位职责履行情况监管评价办法》,以“权责一致、多维评价、群众认可”为原则,通过“部门自评—部门间互评—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评价—察访核验”4个步骤,对参与社会治理的部门单位进行精细化考核。6月下旬,联合区社会治理中心联动督导科开展了上半年职能运行综合评价,并按不超30%的比例确定了优秀等次部门,公示了评价结果。
岱岳区创新推进三大体系建设,以政治引全程,以德治生动力,以法治解难题,基本全面覆盖了基层组织建设、社区和村级管理、公共事业、信访维稳等社会治理各个方面,共同构建起上下联动、协调发展、规范高效、群众满意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泰安市岱岳区委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