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微生物奥秘,青少年科普伴成长

发布时间:2024-01-24 16:17: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郭顶

为鼓励青少年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思维,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帮助青少年在科学领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1月20日-21日,“‘护蕊计划’--走进神奇的微生物世界”冬令营在广州实验室举行,此次活动由生物岛实验室、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与云浮市新兴县水台镇初级中学联合主办。

微生物是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那么它们到底藏在哪儿呢?课题组老师为学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科学专业的课堂体验,通过观察微生物玻片、绘制微生物形态、显微镜观测、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趋向性实验、微生物平板作画、微生物的染色方法及形态观察等实验环节,学习了解微生物知识,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与观察方法,同时在小组协作完成实践报告、成果汇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科研精神的探索和对科学兴趣的培养。

活动中,学生们根据科学老师讲的方法和步骤,一步一步操作着——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在一次次的反复操作中,同学们动作越来越娴熟,最终每个成员都能够快速精准地观察到玻片标本中的微生物,感受到了科学世界的美妙与生物的多样性。

在随后的实验中,科学导师带着学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产淀粉酶的细菌,学生们了解到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获得单个菌落。学生们也从实验中体会到,无菌操作不规范会导致杂菌的产生等诸多实验问题,应加强理论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操作实验。

学生们在科学导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微生物的染色方法及形态观察,包括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细菌的鞭毛染色、细菌的芽孢染色以及细菌的荚膜染色。对细菌进行染色,“染上”颜色后,细菌不仅美丽得像艺术品,也更容易观察和研究。学生们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自带颜色的细菌,就像画家随意选择他们的颜料,金灿灿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透明的大肠杆菌,学生们怀着对未知图像的激动心情在培养皿上构思着不同的图案,期待着菌落长成时的无限可能。

此次科学实践活动是学科的课外延伸,是知识学以致用的过程,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过程。通过两天的科学探究与实践,学生们以小组形式汇报成果,结合学生们的实践报告撰写、课堂综合表现、成果汇报总结等,“最具人气奖”与“科普小达人”产生:

学生汇报(部分):

在以“走进神奇的微生物世界”为主题的项目式教学中,此次冬令营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作为驱动,通过科学老师引领、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活动,将基础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科学知识和艺术创作进行有效整合,综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水平。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还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探究、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学以致用,知行并进,寓学于乐,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