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引领生活,共建数字乡村
发布时间:2024-02-21 16:55: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丹阳 白旸 江章榕 | 责任编辑:郭顶2024年1月13日至1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四名学子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进行实践调研,深入探究了光福镇和临湖镇在乡村基层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探析光福镇“小支部+微治理”数字综合治理模式、临湖镇“数字积分制”的推行情况以及光福镇“香雪红”的传承与发展模式。
在光福镇香雪村,团队成员调研了“香雪红”传承与发展模式。这里的红色文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记忆,更是一种引领当地发展的精神力量,凝聚成“香雪精神”。通过红色旅游、文化创意等方式,光福镇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香雪村发扬优良的红色革命传统,将历久弥新的香雪精神进行推广和传承,依托独具特色的苗木、花卉、红木家具等产业,率先蹚出一条“党建红色引领,生态绿色发展”的“香雪红”发展道路,取得了瞩目成效。
团队成员来到香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调研访谈
通讯员 江章榕 供图
而在光福镇的“小支部+微治理”数字综合治理模式中,我们看到了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广泛应用。“小支部-微治理”模式重点打造“一套系统,双核运转”,建设面向村基层的综合治理系统,通过对人、事、物数字化管理,摸清底数、动态管理,从而实现为基层赋能;通过构建数字化村务政务平台,村民可以更加便捷地参与到村务管理中来,大大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治理透明度。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拉近党群关系、增强村民的自治意识,还为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团队成员与光福镇相关工作人员合影 通讯员 白旸 供图
临湖镇的“数字积分制”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将村民积极有益的行为转化为数字积分,而积分可以用于兑换生活用品、评选先进荣誉等。这一制度有效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热情积极性。无论是环境整治、公益活动还是文明新风,都可以通过积分得到肯定和奖励。这一制度不仅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也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
通过这次调研,团队成员对于制度创新在乡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与认识。无论是红色文化的传承、数字技术的运用还是“数字积分制”的推行,都离不开当地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当制度真正贴合实际、反映民意,方能找到基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发挥出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同时,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也为乡村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加强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培养和增强民众的数字素养,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创新制度在乡村落地生根,助力着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青年更应抓住时代机遇,在时代发展的潮头中奋勇争先、有所作为。作为新时代农林高校学子,我们也应培育知农爱农情怀,不断增强自身强农兴农的本领才干,积极投身我国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之中,用我们的知识和才能,为中国“三农”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李丹阳 白旸 江章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