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需做好减法与加法的平衡

发布时间:2024-03-19 13:18: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郑舒予 | 责任编辑:郭顶

近期,“过紧日子”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烫”词汇。过紧日子,从单位、企业等组织的层面来说,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浪费,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从个人和家庭层面来说,鼓励转变消费理念和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奢侈。从两个层面来说,“过紧日子”的内涵与近年风靡的“消费降级”话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并非代表着生活的倒退,而是理性的进步,都需要做到减法与加法的平衡。

找到厉行节约与钱落刀刃之间的平衡。《史记》言:“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可见,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促进人民的富裕和幸福,节俭是一种富民强国的理念和行动方式。作为单位、企业等组织来说,需要严控一般性支出,坚持“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让“人走关灯、手离关水、下班关机”成为共识,开会尽量提供环保可循环使用的茶具,提供热水,文件资料一律采用双面印刷,精简不必要论坛和展会,不开无效会议。作为企业,要严格控制业务招待活动数量和费用预算,分类按要求确定和落实商务、外事和其他公务招待标准;严格新增资产配置管理,与资产存量情况挂钩,对于闲置办公用房等资产要及时整合利用或处置,避免资源浪费。要优化民生领域资源配置,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项目落地,要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进行精准配置,投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最需要的领域。

找到极简主义与“薅羊毛”之间的平衡。当前年轻人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和生活品质的挑战,众多新媒体平台掀起一股股“极简主义”新风,不乏“爱逛菜市场”“自己做饭自己吃”小组、“挑战一个月只花200块”系列视频等兼具话题度和时代内涵的载体,若从中找到极简主义与“薅羊毛”之间的平衡,亦于“过紧日子”有益。作为干部职工个人来说,要在工作中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的好习惯;要合理谋划工作,学会巧解工作难题,寻求“最优解”,做到“不花钱干成事”“花少钱干好事”。在生活中,对于可买可不买的物品坚决不买,对于刚需用品,要薅对羊毛、薅理性的羊毛,避免因为贪图小利和跟风囤货陷入商家的营销陷阱。然而,“极简主义”不是“挑战极限”,勤俭节约也需建立在保证身心健康向上和满足生活幸福感的基础上,没必要为了和“数字”较劲,让生活品质“一降千里”。

找到监督惩处与自我养成之间的平衡。细微见真章,点滴见品行。不管是单位风气还是个人习惯,细节决定“过紧日子”的成败。一方面,要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对违规吃喝开展专项整治,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坚决防止金融、国企等单位公务接待“特殊论”。要强化监督惩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出重拳、下狠手,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现象及时防治。另一方面,要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实践和宣传教育活动,把“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教育、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郑舒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