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卓资县:四项举措提升“两代表一委员”履职效能

发布时间:2024-03-26 09:41: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薛少文 | 责任编辑:郭顶

“两代表一委员”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更是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助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卓资县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在政治立场、为民情怀、认知维度、行业领域、职能资源等方面的显著优势,结合基层治理工作实际,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两代表一委员”履职效能。

健全机制,让履职有章可循。高度重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先后印发了《卓资县“两代表一委员”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卓资县“两代表一委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等文件,对领导小组机构设置、主要职责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并结合实际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按照“党委统筹、整体部署、试点推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全县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均成立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落实各项工作。为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更好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由县“两代表一委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县人大、政协和县委组织部抽组专人合署办公,建成“两代表一委员”之家县级联络办1个,负责下辖8个乡联络室的统筹协调工作,完善的组织机构,为全县“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直面群众,让履职更顺民意。时刻践行“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的工作理念,本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原则,创新推行形成“代表委员+基层治理+信访代办”工作机制,划分网格786个,配备网格员1401名,联动1096名代表委员、405名信访代办员,紧紧围绕辖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及关心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定期深入包联社区、村委一线,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摸排掌握矛盾纠纷,收集汇总社情民意,自“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成立以来,小到邻里矛盾,大至劳务债务纠纷,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既为基层干部减轻了工作压力,又赢得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召庙村村民庞所治向“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反映自家小羊羔被村民家的小黑狗咬死一事后,联络站贾淑珍召集双方当事人一起进行调解,在联络站党代表贾淑珍、人大代表张建军和村委会成员的见证下,二人矛盾顺利化解。

创新方法,让履职不留死角。探索搭建“线上+线下”多元服务平台。线上,开发设计“卓资县代表委员数字综合服务平台”,方便群众线上联系代表委员,实现部门、代表委员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线下,针对独居老人、老党员、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组织代表、委员们每月开展上门帮扶服务活动,提供全天候服务,切实了解、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打通代表、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代表委员们定期开展“出诊”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然后将问题建议进行“分诊”办理,按照职责分工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处理难度较大、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会诊”,由工作室、站组织召集代表委员共同分析研判,找出解决办法。十股地村联络站站长赵树平入户走访时发现村民李三娃患有脑出血,需常年服用药物治疗,其妻子75岁,身体不好,家中缺乏长期劳动力这一情况后,主动为其申请救济款2次,共计2000元。

多方联动,让履职形成合力。代表和委员们在工作中变身服务群众的“领头员”、重点工作的“监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意见建议的“收集员”,全心全意为基层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代表委员结合主题教育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各类走访宣讲活动400余次,围绕办好“两件大事”、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调研10余次,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代办信访事项70余件,帮助群众解决务工就业、供暖用水、教育医疗等问题220多个,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黄旗滩村联络站站长薛志龙定期走访农户和商家,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运用“接地气”“冒热气”的语言多次进行宣讲,并对如何提高乡数字化治理水平进行调研,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卓资县委办公室干部 薛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