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1 14:02: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志华 姜瑞云 郭林锋 | 责任编辑:郭顶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企业用人需求下降,但用人要求进一步提升,这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展开就业教育、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已成为高校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住机会成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根据自己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而建立发展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展开知识学习和能力建设,以实现生涯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个体的潜力精力,通过完成一个个富有挑战的任务以创建个人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业是指寻找、从事某项工作,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并获取相应报酬以满足个体生活需要。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个体实现就业的充分条件,唯有明确职业,做好规划建设,才能够激励个体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而就业教育则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条件,唯有通过就业指导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才能够确保学生后期职业生涯的发展,并实现其生涯目标。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推动着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新时代高校要通过开展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从学生方面来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学生选择职业的问题,更关乎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我的优点与不足,准确定位自我,合理设定职业目标,并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合理安排专业学习,做好就业准备。其次,资源是个体实现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其驾驭人生的体现。一个人能否尽可能的积累与整合人生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人生价值。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充实自己,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学习锻炼,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促使其实现自我价值。

从高校发展来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还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高校品牌的建立。当前,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高校的教学质量,而对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强化学生在社会中的就业竞争力,进而使得学生被社会企业认可,从而打造高校品牌与口碑。其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在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为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高校必然会加强对市场的研判,关注市场的变化,并将市场需求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这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例如,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校将调整专业内容,引进行业内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强化课程的实践性教育,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促使学生成长为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此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育体系的完善。高校人才培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成长发展,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其高质量就业,这同高校人才培育体系不谋而合,因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能够促使高校围绕人才发展进行教育体系的构建,展开更全面、更科学、更个性化的人才培育,进而促进其人才培育体系的完善。

从社会方面来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开展也有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满足了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用人要求不断提升,而高校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其次,促进社会稳定。就业是民生之基,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生是社会就业群体的重要构成,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而高校展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进而提高社会就业率,减缓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此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就业信息不充分以及就业渠道有限等问题往往会造成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失衡,而高校就业指导与职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我价值,并有利于促进学生同用人单位的直接沟通,使学生能够从主观、客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更好的匹配就业岗位,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人才的合理配置。

但当前,高校就业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人才培育的质量,基于此,高校应当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来指导大学生就业,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对策,改进存在的教育问题,进一步提高就业教育的系统性、连贯性、科学性、针对性,以便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为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和完善的就业服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加强就业教育。首先,提高学生对就业教育的认识。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影响其后续就业,因此,高校应当发挥职业规划教育的引导作用,提高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来说,高校一方面应当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就业教育意识,引导其积极主动展开就业教育,以形成良好的就业教育氛围;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当借助广播、校报、校园标识等渠道展开就业教育宣传,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意识。其次,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程贯彻至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予以相应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当下就业形势以及自我发展,提高学生做出职业选择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合理的规划自我职业生涯。例如,针对一年级学生,高校可以着重展开职业认知和生涯规划指导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现状,并引导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高校可以展开就业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自我,明确自我的优势特长,进而对职业生涯设计做出相应的补充和调整;针对三年级学生,高校应当予以职业教育的定向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的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并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当下社会就业形势,并做好专业上学习的调整;针对四年级学生,高校可以展开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包括向学生传授面试技巧、就业技艺等就业知识,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就业企业。

第二,加强就业网络平台建设。“互联网+”教育是当下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高校的就业教育开展也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切实提高高校就业服务和教育质量。首先,高校应当联合政府、地区企业共同打造就业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具体来说,首先,高校一方面应当发挥互联网的价值功能,在网络平台上上传包括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在内的就业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帮助;另一方面,就业平台引入筛选机制和短信通知机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筛选出最适合的用人信息,并以短信的方式第一时间发送给学生,使其及时做好就业准备。其次,高校还应当将多种就业技巧、就业示范教学等网络课程上传至就业平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网络就业课程,以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确保学生顺利就业。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加快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网上求职面试的多种必要设备,以更好的保障学生就业。此外,除校园网络平台外,高校还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开设就业教育、人生导航等相关专栏,并由校园专职人员经营,通过案例分析、疑难解答、提供信息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多元、周全的就业服务,进而确保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第三,加强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高校应当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创新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首先,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主动寻找同自身特点相符的企业、机构,并与其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共同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工作顶岗训练和就业活动,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工作经历,提高学生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使学生具备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实践能力。其次,高校还应当与企业共同打造订单式培训模式,即企业根据自身用人需求提出相应的人才订单,而学校则按照其订单展开相应的教育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着力培养出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第四,加强学生专业教育。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促使实现其高质量就业,具体可以从信息、学生两方面入手。在学校方面,高校应当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应当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操技能,成长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现代化实用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当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建设,针对市场就业需求和就业技能题展开基本的应用文写作、口语面试、公关礼仪等培训课程,使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就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此外,高校还应当深化教学改革,一方面应当深入了解行业市场,明确企业发展需求,并以此为标准对相关教育课程进行调整优化,使其符合企业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当将就业指导融入专业课程中,深入推进职业指导同专业课程的结合,进而使学生确定就业目标,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并鼓励学生为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而不断努力。学生方面,学生应当重视在校四年的宝贵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在日常学习中既要加强专业学习,又要拓展跨学科知识,深耕知识的深度、广度,从而切实提升自我专业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还应当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了解科技发展前沿信息,不断提升自我就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进一步拓展自我就业空间。

作者:刘志华,河北工程大学副教授;姜瑞云,河北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郭林锋,河北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