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好家风 润泽好作风
发布时间:2024-04-09 13:14: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朱玲 | 责任编辑:郭顶“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少不更事的孩童之所以能生发出崇高的道德力量,是因为有优良家风的熏陶。优良的家风传承,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家庭建设,而且关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中国文化向来重视家风传承,然而当下,漠视传统渐成常态,家风传承逐渐式微,导致公民修养缺失有之,家庭关系疏远有之,社会道德滑坡有之。因此,唯有传承优秀传统,涵养时代家风,方能润泽好作风,立己达人,正本清源。
在铸牢忠诚之魂中涵养“好家风”。“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如果说信仰是安身立命的政治灵魂,那么忠诚就是干事创业的政治地基。“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焦裕禄的家训曾让儿女们感到委屈和不满,却引领他们磨炼信仰与忠诚,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守好我的海岛,你守好你的国门”,王志国谨记父亲王继才的叮嘱,延续父母坚定守护海防的初心,把一腔热血投入到护卫边防安全中。党员干部要把好思想这个“总开关”,熟读“思想之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之魂。自觉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始终保持“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进取心态,常想党之安危,常思国之兴衰,常念民之冷暖。
在厚植家国情怀中涵养“好家风”。萧伯纳说:“所谓爱国心,是指你身为这个国家的国民,对于这个国家,应当比对其他一切的国家感情更深厚。”无论是南宋诗人陆放翁用“位卑未敢忘忧国”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还是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展现出的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都将国家视为自己拼搏的信仰和决心。党员干部要懂得把浓厚的家国情怀投入到国家事业之中,常思国之兴衰,常怀复兴之志,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努力为群众多办一件实事好事,努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恪守清正廉洁中涵养“好家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已成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重要诱因,“一人当官全家腐”的问题日渐突出,诸多“贪老虎”的身后都站着“贪内助”“贪孩子”“贪兄弟”。党员干部要廉以修身、廉以持家,把“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要勤于检视心灵、洗涤灵魂,校准价值坐标,坚定理想信念,带头树好廉洁自律的“风向标”,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
常言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优良家风不是口号,更不是教条,只有植根于日常生活里,体现在人人躬行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涵养坚定的精神力。(马关县纪委监委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