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明确 措施得力——新乡供电段大兵团推进接触网集中修纪实
发布时间:2024-04-28 15:38: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丙全 马莉娟 王天依 樊珈辰 | 责任编辑:郭顶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
京广线第一阶段集中修激战正酣。4月26日,新乡供电段组织新乡供电车间、新乡维修车间、长垣供电车间以及管内两个施工项目部精兵强将共计101人进行联合作业,为京广线新乡站北运转场接触网“把脉问诊”、整治缺陷。这样的大兵团作业模式,新乡供电段已经推行了16天,对管内京广线接触网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提升供电设备质量,确保列车运行畅通。
以“问题为导向”优化生产管理
“针对管理问题和设备缺陷,我们本着‘自查入库免责,他查问题追责’的原则,对主动发现问题者,只分析问题形成原因,不追责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对被动暴漏问题者,按规定严格追责考核。这一措施,消除了大家的顾虑,畅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新乡供电段段长侯光辉如是说。
京广线第一阶段集中修4月11日18时拉开帷幕。此次集中修,新乡供电段计划完成接触网全面检查498.36条公里,处理缺陷332处,同步100%完成检测车检测缺陷。
为充分利用“大天窗”有利时机,保证施工高质量推进,新乡供电段成立“一部五组”。集中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作业期间人员、机具、材料的调配,协调解决结合部问题。成立安全检查监督组、质量检查组、现场作业协调组、物资材料准备组和后勤保障组,确保集中修顺利开展。
该段统筹供电科、安全科、质检中心、分析室、验收室等所有包保人员,科学分派到各施工现场,盯控作业,协调解决各车间结合部问题,加强对集中修的综合管理。
对于违标考核,该段推行“三重机制”:容错机制、申述机制和返还机制。即首次告知不考核(红线、严重违标不容错);段考核问题每天发布,车间班组做到告知,有疑问的进行申诉,申诉成功问题撤销;依据违标性质,三个月或六个月后杜绝违标者予以返还。目的就是为了让职工认真学标、对标,纠偏落标,提升职工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水平。
京广线集中修开始以来,段主要领导督促整改问题10件,供电科发布集中修日分析14期。指挥部协调解决结合部问题18件,段包保干部在通报发现问题135件(其中设备缺陷类问题95件,生产组织类15件,作业方案类20件,外部隐患类5件)。
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天窗效率
京广线集中修期间,新乡供电段开设新乡、安阳两个作业面,统筹可能调动的精干力量,组织不同规模的大兵团作战。每周一至周四,组织新乡供电车间、安阳供电车间、新乡维修车间跨车间联合作业。周五至周日,利用管内三处技改大修施工专班——莲东、沁阳站、新月线大修改造无天窗的时机,联合施工单位及专班人员力量,组织更大规模的大兵团作业。
“大兵团作战最大的优势就是效率高。像淇县至卫辉、新乡至新乡北、安阳站区等长大区间及大站区接触网设备全面检查,原本需要3至4个天窗才能完成,大兵团作战,1至2个天窗即可完成。”安阳供电车间党总支书记李永说。“为缓解人手紧张的局面,我段提前组织作业车司机、电力线路工进行接触网工兼职培训,培训合格者参与接触网集中修辅助作业,扩大作业规模,提高天窗效率。”
针对工务部门的工作计划,新乡供电段积极与兄弟站段的统筹协调沟通,细化生产组织,确保天窗利用率。
在指挥部,根据施工需要临时调整施工计划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供电科安排人员制定周施工计划前,与新乡桥工段和郑州工务机械段进行沟通,提前了解工务部门施工计划,及时调整变更自身计划。同时,每日对施工调度系统中后三日计划进行查看,施工计划冲突时,提前掌握联系变更,确保计划兑现。京广线集中修期间,新乡至新乡北、新乡北至卫辉下行两个长大区间正线30条公里区段,因郑州工务机械段大机清筛施工导致新乡供电段无法进入该区段进行作业。经过协调沟通,工务部门于4月12日至13日、26日至28日让出该区段天窗,问题得以解决。大站区图定天窗只有60分钟。按照既有60分钟图定时间完成新乡北场至新乡北站、新乡北站至卫辉站间全面检查,需要8至10个天窗,效率低下。新乡供电段积极与调度所、施工办、新乡车务段等多方沟通协调,天窗时间延长至150分钟,组织大兵团作业,一个天窗完成一个区间作业,大大提高了天窗效率。
指挥部成立以来,每天审核施工计划,每周协调施工计划2至3次,每晚22点前编排完毕次日施工计划。通过研讨,实现“零障碍”密切配合,确保施工任务顺利推进。
以“关怀为导向”加强后勤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集中修参与施工人员众多,特别是周末的大兵团作战,每个作业面达到100多人,后勤保障是大事。
集中修开始前,新乡维修车间兼职大厨——肖金锋带着弟兄们,将蒸箱、冰柜以及各种锅碗瓢盆打包,装了满满一大车,开赴本次集中修安阳施工面驻扎地——汤阴。然后大家齐心协力把食堂收拾好,“得让参加集中修的伙计们吃上饭,吃好饭。”食材分类摆放到位,择菜洗菜切菜,一阵紧张的叮叮当当,饭菜出锅。开张啰!
众口难调。集中修期间,肖金锋带着俩徒弟,三个人每天要做至少80余人的饭菜。为这么多人做饭,可不是个轻省活儿。怎样才能让大家吃得饱,吃得好,还不重样?这是三人每天要面对的“灵魂拷问”。本车间弟兄的忌口,肖金锋心里有个“黑名单”,谁谁不吃香菜,谁谁不吃大米,他心里都门儿清。但这次集中修期间,安阳供电车间弟兄们也来搭伙。所以,刚驻扎下来,肖金锋就忙着了解安阳供电车间弟兄们的忌口,对大家的口味进行摸底,以便更好地计划接下来这一个月的食谱。
“清晨五六点的天窗,不吃饱怎么干活?”肖金锋三人三点就得起床,保证四点前把饭菜做妥。弟兄们开完分工会,喝点粥,吃个馍,拿个鸡蛋,暖暖和和出发去干活。
“不够还有啊!正长身体呢,多吃点。”新乡维修车间新近来了12名新工,肖金锋生怕他们吃不饱。他不但注重饭菜的美味,也注重营养的均衡,并持有“公共营养师”证。“你们女孩子想减肥的话,我给你们定食谱。”
新工一到职场便遇到肖金锋这样的大厨,真是有福气。食堂虽是流动的临时的,但却能给职工家的感受家的温暖。(辛丙全 马莉娟 王天依 樊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