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赋能智慧农业 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5-03 19:18: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倪允 徐文 刘若微 | 责任编辑:刘生在浙江的田间地头,春耕农忙正当时。
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当下,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正为现代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在其间,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当如何赋能智慧农业,让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
此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企业探索打造产教融合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师生来到田间地头,探索用物联网赋能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物联网赋能智慧农业
金华的园艺产业远近闻名,一些名贵的园艺价值高达千万甚至上亿。一直以来,园艺从业者都苦于如何让高价值的园艺作品进一步发挥价值,从而解决资金需求。
“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苗木的监管,于是这也成为了物联网技术学生科创小组的一项研究课题。”金华浙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农信息”)总经理吴小勇介绍。
浙农信息是一家致力打造农业数字化生态的公司。此前,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师生与浙农信息技术人员的共同探索下,希望借助智能网关科技项目解决监管问题。
吴小勇介绍,实验发现,只要能给园艺作品戴上研发的物联网红外黑匣子,就能够实时监控它的土壤湿度、温度甚至病虫害情况,便于让每一件作品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为此,双方共同研发了物联网传感设备,并取得了专利。
物联网团队师生赴园艺基地前期调研
“黑匣子”
据介绍,只要戴上这项设备,苗木就开启了“哨兵模式”——通过在苗木上安装传感器和GPS定位装置,实时监测苗木的位置、状态和环境参数,并防止私自挪走、替换、售卖或损坏;结合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苗木的实时追踪和数据监测,并利用无人机进行全天候巡查监管。
吴小勇介绍,该项技术解决了传统监管方式存在的人力不足和监管滞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就像房产抵押贷款一样,苗木戴上设备后可控可管的状态,成功解决了银行、政府过去无法管控的难题,也让园艺作品可以抵押贷款。
目前,该模式已经成功投入运作,有园艺从业者成功将价值一千余万的12棵苗木贷款500万元,并与多家银行达成合作。通过苗木贷,让固定资产变不固定,让资产变资金,真正让园艺作品点“木”成金。
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智慧农业的发展浪潮中,需要新质生产力强化农业支撑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之基在于人才。对于职业院校,要紧贴产业趋势,创新学科发展,培养复合型新质生产力人才。
物联网团队师生实地调研
作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紧密型产教融合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与浙农信息合作中工学结合,真正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课堂思考创新,反哺于实践。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院副院长、教师党支部书记、物联网应用技术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负责人吴庆念教授表示,物联网赋能智慧农业项目是一次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实践,只有真正来到田间地头,直击现场,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未来,将进一步聚焦“链条+场景”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更多现场工程师。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张妮佳表示,本次实践通过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苗”慧了共富的愿景。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学院人才培养的优势,在希望的田野上跑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度。(供稿:倪允 徐文 刘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