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示范区: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诉调联动下出解纷“妙手棋”

发布时间:2024-05-08 14:48: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黄鲁豫 | 责任编辑:郭顶

为深度拓展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主动担当作为,与区人民法院联合,依托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平台成立诉调联动中心,高效化解积案,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来自司法的温情与高效。

政治引领,精心实施构建多元参与诉源治理新格局

image.png

加强组织领导。2022年12月,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与区人民法院联合成立诉调联动中心,组建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助力积案化解。积极整合资源。邀请4名专职律师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指导,选拔出20名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专职调解员具体开展诉调工作,形成“非诉机制挺前,司法诉讼断后”的解纷流程。强化制度保障。依据开封市司法局、开封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全面规范民事案件诉前调解工作流程,严格调解员管理、考核、评价及经费发放工作,为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落实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业务培训,守正创新着力创造积案化解工作新业绩

image.png

强化调解队伍培训。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定期组织专业律师对调解员开展培训,着力提升业务水平。完善工作机制。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流转相关案件,通过繁简分流、分级分类方式将案件分派到各调解团队,对于疑难案件等特殊情况邀请律师等群体进行案件研判。规范调解流程。各调解团队接收案件以后及时调解纠纷,一般在一个月内完成调解,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相关材料入卷归档,由司法局存档备查,达不成调解或需要司法确认的,当事人依此向人民法院申请立案或司法确认。

财政保障,奖惩分明推动形成诉调联动机制新长效

财政保障强基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向区政府积极争取专项经费补贴,纳入司法局年度财政预算,为构建诉调联动治理新格局提供充足支持。考评机制强动力。采取每月一考评与“以案定补”工作制度,每月通报奖惩情况,严格按照“调解成功,协议履行,一案一补”的原则,根据调解纠纷的质量、难度、社会影响大小以及调解规范化程度的等级予以奖励补贴,极大地调动了调解员工作的积极性。调解成效强活力。诉调联动中心成立以来,调解成效显著,辖区内案件当事人“诉转调”的意愿不断增强。去年以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诉调联动中心成功调解纠纷1300余件,收到相关单位和群众赠送锦旗近20面。(图文供稿: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 黄鲁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