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未来教室:高校教室改造升级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05-13 14:43:5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林、何坤 | 责任编辑:赵茜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学校教室的环境改造升级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形态,更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一、教室改造升级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室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互动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室改造升级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改善,更是通过基础改造逐步改变学生获取和加工知识的模式,为学生培养。

二、国内高校教室建设的实践探索

国内高校教室升级改造的案例众多,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高校在教学理念、技术应用、空间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浙江大学从1.0到3.0,逐步实现从电子化、在线化到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其智慧教室3.0项目,强调了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立足教学需求,录播直播、同步课堂、互动教学、多路视频流自助、声音大脑、多语种翻译等教学功能,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管理。5G教育专网的落地,为实时教学互动和沉浸式教学场景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持;清华大学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现代教学需求结合起来,利用VR等虚拟仿真技术,如“VR重走长征路”项目,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情景化体验。通过5G+4K远程互动教学系统,推动了教育公平,实现了跨地域、跨学校的教学互动,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连接师生智能终端,支持多元实时互动和教学全周期数据分析,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整合图书馆电子教参资源和学校教务系统,实现了教学课程信息与教参资源的实时互通,促进了教学与学习的融合。通过“交通全球课堂”计划,与境外高校课程的共建和共享,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并为学生提供了国际视野。呈现了多样化的智慧教室设计,包括U型教室设计、分组学习空间、小型讨论教室等,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和促进师生互动;北京师范大学对教室进行了不同主题的改造,如分组互动学习教室、讨论教室和教学改革实验教室,强调了分组互动和多屏互动,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和讨论。

纵观国内各高校展开的实践探索,不同高校在教室改造的实践中的侧重点和技术应用各有不同。部分高校倾向于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一些高校更注重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一些高校重点采用了高清触控黑板、智能摄像机、移动桌椅等硬件设备,而另一些高校则更多地利用了虚拟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软件技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这些差异反映了各高校对教学需求的不同理解和对未来教育趋势的不同预判。但也都呈现了几大共同特点:一是技术集成的应用创新,通过各类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高度集成,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二是个性互动的空间打造,强调技术性的同时,也为师生提供兼具舒适与人文的信息化学习空间和教学空间。三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体验,在创新学习空间建设的同时,也与线上教学平台相互融合,形成一体式智能化的混合式学习环境。

三、教室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

在教室改造升级的前期准备阶段,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手段,深入了解当前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包括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智能教学辅助工具等,以及这些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需求。这不仅涉及到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还包括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其次,通过参观和交流,学习国内外高校在教室改造升级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以及他们如何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来提升教学互动和学习体验。同时,关注教育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这些前沿技术,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融入到教室改造升级的规划中,以期构建一个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通过这些综合的调研和学习活动,可以为教室的改造升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确保改造升级工作能够紧跟教育技术的发展潮流,满足新时代教学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建立学校教室建设标准。其中应包含设备参数标准,教学数据标准,数据接口标准等核心标准。夯实学校教学数据底座,打通数据通道,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和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建成教学资源池和教学数据池,为实现数据要素推动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保障。依托数据要素,对课堂教学进行大数据分析,努力实现教学大数据创新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助推我校数字化转型。

其次,在教室功能设计上,应充分考虑教学评估、专业认证等对教学条件的硬性要求,科学统筹标准化考场、公共教室、专业教室的数量要求。注重实现教室的多功能性,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模式;集成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支持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确保教室布局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以适应多变的教学活动,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教室使用效率。同时,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教室,改造时还需尊重并融合其文化特色。

最后,在确立教室建设改造标准,建好数据底座的基础之上,学校根据资金丰盈规划教室的改造实施计划。在改造实施过程中,为适应未来5-8年的技术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应预留功能扩展冗余。具体的来讲,对传输线路负载,信息点位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均应留有扩展冗余。在教室改造中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得各个教学设备和系统能够灵活组合或快速更换,这样可以在不更换整个教室设施的情况下,适应新的教学技术。遵循开放的兼容性和标准化原则,以确保不同厂商的设备和未来的新技术能够无缝集成。通过上述措施,学校的教室改造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还能够在未来数年内持续适应新的教学技术,保持教学环境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四、总结

教室改造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教学理念的更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多个方面,也需要综合考虑教学需求、学校发展、资金预算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设计和精心的实施,教室改造升级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不仅能够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还能够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川文理学院 李林、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