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既有“颜”又有“序”——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守护夏夜 百日攻坚”专项整治
发布时间:2024-05-17 13:52: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章云贇 | 责任编辑:赵茜初夏的风吹过城市的脉络,在繁华的街头巷尾,每一帧热闹的街景都是这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风貌就像是城市品质的一张名片,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在这里,各种为擦亮这张名片所作的辛劳与付出,都跃然纸上。
近日,县综合执法局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清洁城市创建、“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等工作为契机,大力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人防+技防”齐发力,精管善治,实现市容秩序更井然,人居环境更高质,群众生活更幸福。
管治结合,让“烟火气”更有“文明味”
浓浓烟火气,点燃夜经济。香气扑鼻的烧烤摊、小食摊,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市井美味,但同样摊贩无序经营带来的交通堵塞、油烟等一系列问题,也给市民的出行造成困扰,浓厚的油烟味也让周边的居民苦不堪言。
“像工业园区附近,一些上夜班的职工,下了班后习惯吃夜宵,很多摊贩就趁机在厂区附近摆夜宵摊,一不留神,路边就摆满了摊,路边摊一度被视为‘脏乱差’的代名词,路边经济更需要规范引导。”县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县综合执法局紧贴民生需求、紧跟新形势任务,全面打好“管治”组合拳。
力量更整合。根据流动摊点集散的时间和规律,制定工作计划、规划整治方案、细化人员安排。通过错时执法、日常巡查、突击检查等方式,采取定人定岗与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模式,聚焦流动摊带来的占道经营、油烟污染、车辆违停等问题加强管理管控。重点加强对工业园区、学校、小区等热点区域的巡查管理,增强对流动摊点活动的预见能力、发现能力和处置能力。
处置更高效。依托“简案快办”工作模式,通过简繁分流、快慢分道,对无照经营等5大类案情简单、违法事实确凿、当事人无异议的普通程序案件完成执法“提速”,执法人员在整治现场就能“一站式”完成立案、调查、处罚、审批、告知等环节,有效解决被处罚流动摊主因接受询问、配合取证等多次跑动问题,有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推动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以上。
部门更协同。针对巡查发现、热线投诉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协作联动,依托“政府派单·综合监管”机制,联合属地镇街、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一次性解决车辆违停、无照经营、乱设摊点等乱象,提高监管执法效率,进一步撬动执法效能、实现增值效应,为市民创造井然有序、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
化繁为简,让“常规管”更加“智能化”
“收到,马上处理!”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南明中队工作人员邵威,通过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收到指令,称南明街道辖区内一路段人行道违停和流动摊摆放较多。于是,邵威立即赶往现场处理。
据悉,在新昌,像这样通过指挥中心精准收集城市管理问题,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快速处置闭环的案例还有很多,这无不得益于县综合执法局在数字监管上的探索与创新。
通过梳理市容环卫、违章停车、乱堆乱放等简易事项纳入智慧平台场景建设,筛选50余路视频监控,对三花工业园区、七星公园、茶市、上礼泉、万达广场等城市管理问题高发网格开展线上巡查,高效采集识别由网格员日常巡查、AI智能系统识别、微信公众爆料等城市管理问题,并“点对点”呼叫直达单兵。
“目前,通过智慧城管平台已实现可视化、扁平化管理,平台受理、分流、到督办总体时间较传统人为流转的3小时缩减至10分钟。高频次、高关注度城市管理简易问题做到10分钟内到达现场、30分钟内快速办结。”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党建引领,让“长效化”更添“人情味”
随意在路边、人行道私设摊位,严重影响路面秩序,造成交通拥堵,加上很多摊位售卖的货物并无质量保证,存在一定的交通、人身安全隐患。在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不单单是简单的扣押或劝离,而是站在群众和摊贩自身安全角度出发,耐心细致地向摊点经营者宣传,讲解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劝说教育争取摊贩的理解与支持,从根源上杜绝群众举报投诉多、网络热议的流动摊油烟大、噪音扰民、堵塞交通、扰乱秩序等问题。
这只是县综合执法局以党建促业务的一个缩影。
日常执法管理中,县综合执法局不断激发红色动能,延伸执法、服务触角。依托“城市管家”服务品牌,持续开展“城管+”志愿行动等活动,把城市管理工作站“搬”到群众身边,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路段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及时收集并反馈给职能中队处理。坚持以宣传引导为主,由党员带头、领导带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重点路段等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宣传活动,让群众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有更直观、更全面的认知。以党建促队建,将增值化理念、人性化执法等元素融入队伍建设中,不断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养,更好地拓展一线服务深度,让执法有为、管理有力、群众有感。(章云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