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庄街道子胥台社区:用好“1235社区工作法”,助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4-05-23 15:31: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许亚军 | 责任编辑:赵茜自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皇庄街道子胥台社区坚持居民需求导向,探索实施“一网双擎三用五微”的“1235”社区工作法,以“练兵提能、万事皆成”的服务宗旨,着力在强基善治、队伍建设、创新提能、多元共建等方面狠下功夫,将社区打造成群众满意的幸福家园。
织密一张网,建强组织体系
子胥台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织密“街道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责任体系。实施“精网微格”工程,结合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将7个综合网格精细划分为1014个微网格,确保微治理无缝隙;整合安全生产、矛盾调解、民政救助等多项工作职能,实现指挥调度一体运行、群众诉求一呼必应。坚持“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党员带头、为民办事”的工作理念,成立“红色巡逻队“、“党员先锋队”,组织125名党员楼栋长、1200余名党员中心户常态化协助社区开展工作,探索“群众点单,党员接单”工作模式,推进在职党员在社区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受监督,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双擎驱动,激活新动能
子胥台社区通过打造社区工作者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双引擎,实现双向发力,不断壮大社会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一方面,社区党委书记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实施“青蓝结对”计划,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另一方面,组建9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擦亮“扶智助学”、“文化助乐”等特色服务品牌,对独居、孤寡、患病老人和留守儿童实行志愿者“包户”服务,每年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服务居民群众10000余人次,逐步形成“志愿服务人人参与、服务成果人人共享”的工作格局。
用好三类资源,扩大“朋友圈”
子胥台社区充分发挥“大党委”作用,用好共驻共建单位、物业企业、“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资源,凝聚社区治理合力,不断扩大社区“朋友圈”。
用好共建单位资源。推行“阵地同管、要事同办、服务同行”的“三同”工作清单,用好“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的资源包,与1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3家包联单位建立共驻共建关系。近年来,社区用好周边博物馆、文化馆等资源,组织开展非遗文化传承、青少年文化夏令营、党员学习交流等服务活动20余次;借助“街道吹哨、部门报道”工作机制,发动各职能部门现场会办、共同协商,帮助解决老旧小区下水道堵塞、房屋漏水、险树修剪等民生实事问题百余件。
用好物业企业资源。积极打造“党组织引导、物管联动、居民参与”的小区治理模式。2021疫情年以来,针对小区物业管理的薄弱点,社区积极引进优质物业企业,推进物业片区化管理,指导物业公司成立党组织;依托街道“红色驿站”,推动社区创建红色物业品牌,物业项目经理和社区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用好“党建引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居民自治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协调处理老旧小区“疑难杂症”。
用好“两代表一委员”资源。社区通过联络10多名法律专业人大代表,联动履职、法治宣传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于一体的法律服务一体化平台。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指尖法治讲堂、法律文化沙龙讲座等公益活动40余场,化解居民矛盾纠纷100余起,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五微模式,推动大治理
子胥台社区从微平台、微心愿、微网格、微活动和微积分“五微”着手,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的“五微治理”新模式,以微平台,共谋聚合力,推出南北冲色彩斑斓的“居民议事角”,搜集社情民意;以微心愿,共建强实力,利用一个个“微项目”夯实红色阵地,激活了社区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实现了“资源在基层整合、服务在基层拓展、民心在基层凝聚”的治理效果;以微网格,共管提效力,紧扣居民需求开展暖心服务,解决急难愁盼;以微活动,共评强动力,开展最美志愿者、最美家庭评选等系列评比活动,增强新活力;以微积分,共享添活力,创新推出“幸福银行”志愿服务微积分兑换办法、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下一步,子胥台社区将继续以“1235工作法”为指引,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进传统社区管理向现代社区治理转变,聚焦关键环节、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多元治理共同体,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许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