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育提升学生对使命担当认知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4 15:53: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月茹 姚伟  | 责任编辑:郭顶

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使命担当的深度理解。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课程内容的深入整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该教育模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对个人使命与社会责任的认识,有效促进学生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社会为中心的转变,提升对个人在社会发展中职责的理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课程思政教育特别强调对价值观的塑造和道德立场的确立,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教授历史和文化课程时,教师会通过大量历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挑战的方式和作出的抉择,以及承担的责任,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历史的深层原因和复杂性,也能在将来的生活和职业中更有效地理解和履行社会责任。此外,课程思政教育通过讨论诸如环境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社会公正等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从多维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增强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在关注问题的同时,思考如何通过个人和集体努力来寻求解决方案。课程思政教育还侧重于情感教育和心理建设,通过与国家英雄、模范人物以及身边正面人物故事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这种情感的触动加深了学生对使命担当的直观理解,也激励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愿意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可见,课程思政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理解使命担当的重要性,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在社会中的作用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个体在社会中责任的认知。课程思政教育在增强学生对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认知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每个个体的行为和决策都对社会产生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引导学生去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通过分析不同社会角色的责任和贡献,学生能理解到,无论是作为消费者的选择、企业家的决策,还是公民的日常行为,都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例如,在思政课程中,教师以诚信的重要性作为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讨论学术不端的后果、职场中的诚信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何积累成社会诚信问题,可以使学生逐渐理解个体的行为如何影响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这种讨论和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体责任不仅仅是对自己或直接相关者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负责。此外,课程中还会包括团队合作项目或社区服务等模块,这些模块要求学生投入实际的社会活动中,体验和实践社会责任。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他们的学术知识,并直观地感受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积极贡献。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个体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如此,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教育助力学生逐渐构建对社会责任的全面认知,使他们清楚作为社会一员,每一个决策和行为都对社会产生着影响。这就塑造了学生作为负责任公民的角色,还加强了他们对于在社会中承担责任的自觉,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为他们未来在社会中作出积极贡献奠定了基础。

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面对挑战时的应对和决策能力。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分析问题,做出合理决策,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在面对未知挑战时的心理和行动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设计各种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这些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置身于需要迅速思考并做出决策的情境中。例如,通过模拟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危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况,讨论可能的解决策略,并预测各种决策的后果。这种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考验,更是对其临场应对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课程思政经常会涉及道德困境和伦理选择的讨论,要求学生在价值观和实际情况之间进行权衡。通过这种讨论,学生可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时,如何通过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做出既符合道德标准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决策。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职场和个人发展,都是极其宝贵的。此外,课程中还会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尝试不同的决策角色。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领导团队、协调不同意见,并在复杂多变的情境中找到最优解。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决策技巧,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总之,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在面挑战时,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分析问题并迅速制定行动计划,以及如何在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伦理、效率和可行性。如此,课程思政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生活和职业技能,使他们成长为了可有效应对各种困境和挑战的现代公民。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教育在增强学生对使命担当的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深化学生对国家使命的理解、增强学生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提高其应对挑战时的决策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在多个层面的发展。为了达成这些教育目标,如何将课程思政教育有效地整合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便显得尤为关键。

要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提升学生对使命担当认知,就须在课程思政中加入社会问题讨论,即将当前的社会问题直接融入教学内容中,以便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真实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此,教师可挑选诸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并通过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增强课程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各类社会问题的理解,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互动活动。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如模拟政策制定者、受政策影响的公民或企业界人士等身份,帮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问题,增强同理心及社会责任感。同时安排辩论活动,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的不同解决策略展开讨论,从而锻炼学生的言辞与逻辑能力,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也不可或缺。教师应引入视频、新闻报道和纪录片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从多维度分析问题,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社会组织、非盈利机构或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使他们在现实环境中观察并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更深入地感受到个人行为与社会影响之间的联系,同时提升他们的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性和适应性,教师需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反馈与调整,尤其是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评估学生的作业和项目,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在以课程思政教育提升学生对使命担当认知的过程中,还应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程的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参与度。这就涉及到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如视频、音频、动画和交互式软件等,以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和吸引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为此,教师可使用历史纪录片或现代社会问题的相关影片,来引起学生对某一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兴趣。例如,播放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如改革开放、抗日战争等,以便让学生从而视觉和听觉上直观感受到这些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影片中的具体案例,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背后的思政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使用互动式教学软件来创建模拟环境,以便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决策和问题解决。例如,通过模拟软件设置城市管理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城市规划者的角色,并对如环境保护、交通堵塞等具体问题进行决策。这种模拟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锻炼他们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另外,多媒体的使用还可跨越传统的文本学习限制,通过图表、动态演示等形式,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复杂的概念或数据信息。例如,在讲解国家经济发展的课程中,教师可使用动态图表展示经济增长、人口变迁等数据,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联系。通过这些多媒体工具的综合使用,课程思政教育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并在视觉和情感层面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理解和感知。

此外,也要增加课程思政实践课程,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反思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为此,学校可设计和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参与项目、企业实习等,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社会运作,并让他们在实际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到老年人日托中心的志愿服务中,通过与老年人的互动,了解老年群体的需要和问题,增强其对社会关怀的理解和实践。此外,学校还可与本地社区或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项目,如环境保护、儿童教育支持、城市贫困问题等。通过这种合作,学生可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如何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并直接观察和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际感受个人行动的影响力。在实践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导师和协调者,他们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设定目标、分析问题和反思经验。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活动后进行深入讨论和总结,通过撰写反思报告或进行小组分享,以加深学生对活动体验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实践课程,学生将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测试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并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感知和担当。

综上,课程思政教育通过其独特的教育策略,如社会问题讨论、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以及实践课程的设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在现实社会中以更加成熟和负责任的态度参与社会实践。此外,课程思政教育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实现知行合一。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认识到了个人行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学会了如何面对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及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可见,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途径,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国家使命和个人责任的深刻认知,在培养他们成为有能力、有责任感和有情感投入的社会成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各级学校应继续探索和完善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准备学生面对未来的挑战,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良好道德感、强烈责任心和卓越能力的优秀人才。

作者:刘月茹,河北传媒学院舞蹈艺术学院讲师;姚伟,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康复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