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 经典“剧”现——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开展课本剧展演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28 17:06: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闫一 | 责任编辑:郭顶

为聚焦核心素养,深入挖掘课本素材,引导学生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于2024年5月24日开展了“青春飞扬经典‘剧’现”课本剧展演活动。七八年级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赴一场艺术与美的视听盛宴。

image.png

本次活动分为两大会场,七八年级同时进行。在主持人妙语连珠的开场介绍后,一场精彩纷呈的课本剧展演活动拉开了序幕。同学们化作剧中人,在台上挥洒自如,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生动的表演,去触摸那些不朽的灵魂,聆听那些跨越千年的回响。

image.png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八(10)班同学带我们一起游览桃花源,开启一场奇幻之旅。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让善良与和平在现世绽放。

image.png

《桃花源记》

伐薪烧炭,养家糊口,朴实的卖炭翁用劳动换取生活的报酬,本该辛勤劳作的幸福生活,可惜社会的压榨、宫廷的欺侮让他的生活终是走向黑暗。在八(7)、八(8)班同学们深情的演绎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天寒地冻中蓬头垢面、骨瘦如柴,让人心生怜悯。

image.png

《卖炭翁》

八(9)班呈现的课本剧《石壕吏》,带我们走进那段悲苦的历史,感悟诗圣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难得与珍贵,决心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image.png

《石壕吏》

有人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时光穿越千年,八(5)、八(6)班的课本剧《马说》携我们倾听了一匹千里马无声的呐喊,呼吁我们用心探索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璀璨星光。

image.png

《马说》

八(1)、八(2)班联合表演课本剧《经典常谈——诗经》,带我们领略诗经之美,启迪我们发扬优秀文化,让经典永流传。

在遥远的江南水乡,有一场别开生面的社戏即将上演,它不仅是一场戏,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一首动听的诗篇。八(3)班的演员们带我们搭乘一艘满载欢声笑语的小船,向着夜色中的社戏出发,去感受那些淳朴与真挚的感情。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小说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成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经道路漫长,一步一成长,九九八十一难,一难一辉煌。七(4)班表演的课本剧《心猿归正》惟妙惟肖,带我们重温经典的魅力,让人回味无穷。

古典故事《卖油翁》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卖油翁的智慧和技巧,同时也展现了生活中普通人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卖油翁的“熟能生巧”不仅是技术娴熟的体现,更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七(5)、七(6)班的小演员们倾情演绎,通过卖油翁的传奇故事启发我们只要刻苦努力,熟能生巧,就能创造奇迹。

在繁花似锦的梨园之中,一朵梨花傲立于天地之间,傲骨铮铮,它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七(1)、七(2)班合演的课本剧《驿路梨花》带我们邂逅了一段军民一家、有关爱与奉献的故事,见证了驿路梨花处处生香,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历史风云激荡,红旗招展如画。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总有一股热流在心底流淌,难忘那些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驱们。当革命胜利的礼炮飞到了歌乐山,振奋了渣滓洞的难友们,牢房里群情激荡。一面鲜艳夺目的红旗,就在江姐她们的手中诞生!看完七(3)班的课本剧《绣红旗》,同学们立志在红旗下集结,以青春之“我”,奉献青春之中国。

七(7)、七(8)班的演员们用精彩的表演,生动展现了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的过程,告诫我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七(10)班的课本剧《木兰诗》带我们穿越时空,跟随木兰的足迹,踏上一场不平凡的征程。在生动的演绎中,我们感受到木兰的成长与蜕变,为她的勇敢和智慧喝彩!

高楼独上,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七(11)、七(12)班表演的课本剧《满江红》犹如暗夜中嘹亮的号角,响彻历史的长河。而这长河滚滚向前,带着那份炽热穿透银幕,激奋人心、鼓舞斗志。

本次课本剧展演是课堂教学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从体悟到表现的深化。同学们在“课”中学,在“剧”中悟,生动的表演提高了礼仪学子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让语文的学习得法于课内,收获于更广阔的天地。今后,他们将继续驰骋在文学的天地,畅游在审美的世界,成长在百态的世间。相信每一位学子都一定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演好自己出彩的人生剧本!(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