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蓝靛染布技艺,点亮寺山文明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4-05-30 10:06: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来宾市兴宾区寺山镇人民政府 | 责任编辑:赵茜

在深厚的中华文明土壤中,传统手工艺一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日,来宾市兴宾区寺山镇独石村成功举办了“壮族蓝靛染布技艺志愿服务活动”,这是一次旨在传承和弘扬壮族蓝靛染布技艺的务实行动,也是新时代文明新风深入人心的具体体现。

覃彩仙老师在给大家讲解壮族蓝靛染布的知识原理

壮族蓝靛染布,作为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深邃的蓝黑色调,成为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本次活动邀请到武宣壮族蓝靛染布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覃彩仙老师向独石村委的村干、学校老师还有学生传授壮族蓝靛染布的手艺。

村干和学生代表在制作中

村干和学生代表在制作中

活动当天,独石村聚集了众多村干代表、学生代表、老师代表和村民。在覃彩仙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亲手操作,从选材、浸泡、染色到晾晒,每一步都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进行。通过实践,村民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还进一步认识到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学校老师在制作中

将做好的衣服清洗中

将做好的衣服清洗中

学生们将染好的衣服进行晾晒

除了技艺的传承,本次活动还注重文明新风的传播。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强调文明、环保、和谐的理念。大家通过学习蓝靛染布技艺,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新风的熏陶。这种全民参与、寓教于乐的方式,使文明新风得以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壮族蓝靛染布技艺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大家了解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全民参与是推动文化振兴的关键。同时,这次活动也促进了辖区内居民的交流和团结,在共同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大家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更加和睦的邻里关系,对于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村干和学生在认真制作中

村干和学生的蓝靛染布衣服成品展示

(来宾市兴宾区寺山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