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以水为脉,以文为魂”,融合形成水利文旅经济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6-03 15:48: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赵佳娜 宋晴怡 阙欣欣 | 责任编辑:郭顶

“寒流穿曲岸,支径入翠微。山深古木合,林静珍禽飞。”这是北宋状元沈晦笔下的松阴溪,这条河流滋养出了一片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拥有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水文化与工程融合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在这片松古大地上,以创建全域幸福河湖为重点的生态水利,正在融合形成文旅经济的新质生产力。它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松阳,感受水文化的厚重,体会“人随山水转”的美好。

松阴溪绿道全景图 叶瑞鹏摄

水利+文化,让水旅融合厚重起来

2022年10月6日,依托松阴溪建设的松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以此为契机,结合松阴溪干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松阴溪松古平原段堤防增加水文化元素融入,以“四堰、三堤、两岸、一电站”为依托,安排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松阴溪水文化提升和景观便民设施提升,强化松阴溪水文化属性,丰富松阴溪水文化内涵,工程获评浙江省水工程与文化融合典型工程,成为展示和传承水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利用松阴溪沿线水利文化遗存、水利建设成果、特色水景观集中的优势,培育水文化产业群组,丰富产业生态。

松古灌区 刘晓飞摄

投入1048万开展水利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推进水文化展陈载体建设。依托松阴溪水利风景区和水文化公园,发展特色水文化研学活动,2023年,水文化公园学生研学2.3万人次,游客参观6.5万人次,政务交流接待50余次,获评浙江省第一批水情教育基地,成为大中院校、中小学研学合作点位。同步培育网红直播、摄影打卡、绘画采风等新业态,蕴养人文气息。

水利博物馆第一展厅 杨晓勇摄

水利+体育,让水旅融合活泼起来

充分利用了松阴溪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全方位配套绿道、滨河公园、健身、卫生等设施,为市民群众提供散步、慢跑、骑行、广场舞及马拉松等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自建成以来获得多项荣誉,2013年松阴溪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8年创建成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依托优秀的资源禀赋和配套设施,松阴溪举办了田园马拉松、山地竞速挑战赛、环浙江自行车赛、龙舟赛等多项赛事,同时,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体育团体开展了健步走、健身操、迷你马拉松、太极拳等各项赛事活动。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融入松阴溪水利风景区,已经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健身和各类运动赛事的主阵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让古老的田园与山水焕发新活力。

水文化公园鸟瞰 刘晓飞摄

水利+产业,让水旅融合富裕起来

以优美的原生态环境为底色,聚绿色发展新动能。依托松阴溪优质水环境及周边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松阳县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沿线的清水养殖、垂钓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通过政策上优惠扶持方式,成功招引蓝莓种植产业、广东大鲵产业综合园、新加坡三文鱼产业园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落地,同时,精心选址,建设红糖、白老酒、油豆腐等一批全县域乡村生态博物馆(工坊),推动石仓白老酒、油豆腐等一批以优质水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农产品成功转化为旅游地商品。鼓励民间积极参与景区建设,引进双龙运动休闲中心、瓦窑头文旅商业综合体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资金项目,融合旅游、体育、休闲三个元素,将松阴溪松沿线原有的滨水产业带升级成一条独具松阳特色的松阴溪旅游休闲产业带,带动区域发展,助推共富建设。

松阴溪水文化节点 杨晓勇摄

白沙科普电站科普设施 杨晓勇摄

“以水为脉,以文为魂”,松阳水旅融合的创新探索,正是浙江省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的缩影。自去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全域幸福河湖建设以来,浙江通过河湖的高水平的治理,为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河湖治理的成果转化为老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感。作为其中的一员,松阳将继续总结经验,深化建设,以生态效益造福于民,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愿景成为现实。(通讯员:赵佳娜 宋晴怡 阙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