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4-06-12 13:31: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郭顶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作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实现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至2023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分别为164.9、177、201、238、290、341、377、457、474万人;录取人数分别为57.06、58.98、72.22、76.25、81.13、99.05、105.07、110.35、114.84万人;录取率分别为34.60、33.32、35.93、32.04、27.98、29.05、27.87、24.15、24.23%。
2020年9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提出:“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要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如何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提高培养质量、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大命题。通过梳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科学的建议和对策,实现培养出更多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
一、重视培养目标达成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如何,最终要以培养目标的达成来检验。目标达成的前提是科学设定培养目标,手段是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方式是过程与结果融合贯通。
1.坚持科学性、规范性原则,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培养目标的设定要科学、合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阔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重在其“应用性”,要注意与学术硕士和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的区别。
2.按照平台课、必修课、选修课板块设置好课程体系。除按照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外,还应开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在必修课板块,可按照“原理”、“方法”、“前沿”三种类型设置课程;在选修课板块,根据实际开设体现培养方向特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选修课及课程的衔接等问题,完善课程教学大纲,体现出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3.要用多种手段检验目标达成度。学生在读阶段,可通过作业和试卷分析、文献综述答辩、专业实践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目标达成;对目标达成度低的,要通过重新学习等手段督促提高。学生毕业后,可通过就业单位访谈、毕业生问卷、毕业生发展报告等形式检验目标达成。通过过程与结果两种检验方式,将达成度分析应用于培养过程、应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应用于培养环节的质量改进、应用于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二、实施培养环节过程考核
实施培养环节过程考核,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也能提高导师指导的针对性、话语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单凭学位论文作为培养效果评价主要指标的弊端。
1.导师在学生的培养计划制定、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环节给出具体学习要求和过程指导意见,硕士点和培养单位不定期予以检查督促。根据学生是否继续进修深造的意愿,师生共同制定三年的课程学习计划、学位论文方向和文献研读目录,导师提出具体学习要求。通过读书会、文献综述等形式检验文献研读情况。鼓励学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鼓励学生和导师共同发表研究成果。
2.在中期考核、开题报告、论文送审等阶段实行分流淘汰机制。要充分保障学生权利,第一次考核不合格可在半年后重新进行考核,再次考核不合格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进行分流淘汰。对超过基本学制的学生实施学籍预警,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科研情况,帮助和督促其按期完成学业;预警学生未按期完成学业的,予以退学处理。充分发挥学位委员会在学生毕业条件审核、学位论文申请中的作用。
三、完善联合培养机制体制
联合培养是高校与行业共同提升的必然选择,是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要全力建好、用好联合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和校外导师的作用,共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发展。
1.要建好联合培养基地。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依然存在着专业实践程度不足、改革力度不够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联合培养应涵盖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招生复试、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答辩、实训、见习、实习以及研习等环节充分发挥联合培养基地作用。联合培养基地要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案例建设、研究生质量工程建设以及教学成果奖凝练等工作。
2.要合理分解联合培养任务。任务分解可以使校内外导师更明确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团队指导则能发挥基地、导师的合力,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互动。以四川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为例,第一、二学期,校内导师主要负责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校外导师负责见习指导;第三学期,校内导师负责学位论文选题与调研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实习和研习指导;第四学期,校内外导师共同负责学位论文开题指导;第五学期,校内导师负责学位论文撰写和修改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学位论文撰写指导;第六学期,校内导师负责学位论文修改和答辩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学位论文答辩指导。校内外导师在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学位论文等方面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共同指导,充分发挥了各方优势,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同步提升。
3.要顺畅联合培养机制体制。要建立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的双向合作机制,培养单位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助推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要在课题申报、科学研究、队伍培养等方面主动与培养单位合作。要建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互动机制,通过共同指导发现并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真问题”。要更多赋权实践基地和校外导师,增大校外导师“话语权”。要及时兑现校外导师的指导费用。
四、构建多元质量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立德树人”的作用,畅通督导听课、同行评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反馈机制,构建教师自评为主的“五位一体”多元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重视督导听课后的反馈。培养单位要不定期接受校院两级督导的评教反馈,分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教学办公室做好督导评教意见的反馈并督促被评教教师认真分析原因、拿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同行评课后的反馈。结合同行评课活动实施,组织开展主题教研活动,集体研究并解决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交流相关教学经验,共同探索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机制。
3.重视学生评教后的反馈。培养单位要做好学生评教数据、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反馈。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工作组织实施过程中认真吸纳学生意见和建议,对学生评教分数不高的教师及时反馈并督促改进,对学生评教分数高的教师在评奖评优中重点推荐、优先评选。
4.重视教师评学后的反馈。严格执行课程考核成绩取消相关规定,教师通过考勤、提问、练习、作业、测试等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与预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对照比较,将结果反馈给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以增进师生互动、促进学风建设。
五、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
在发挥高校良好的学习教育平台作用的同时,要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以目标为导向,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前置角色转变与适应。
1.要搭建学术平台,为研究生了解学术动态、学术前沿提供保障。培养单位可通过开设学术讲座、名师讲堂、研学论坛等形式,将校外专家“请进来”;可完善制定相关规定,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活动,让研究生“走出去”。
2.要搭建实践平台,为研究生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保障。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通过院企、院校合作,实现“业务联通、机制联动、组织联建”。通过以赛代训等手段,真正把所学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3.要搭建考博平台,为研究生深入科学研究、深造考博提供保障。培养单位要建立鼓励、资助学生考博的完整体系,从重点资助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全力支持学生深造,逐渐形成比学赶超、深入研究、深造考博的良好氛围。(作者:董博,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