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让清廉建设“一路生花”
发布时间:2024-06-27 09:32: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郭顶一个社会,干部廉洁奉公、干净担当,社会公正廉明、风清气正,这种精神力量就会转化为发展动力,促进上下拧成一股绳,最终形成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文化沁人心,廉洁清风来”,廉洁文化为核心价值观,以崇德尚廉,倡导修身正己为基础,能够潜移默化从心理上、情感上影响和教育引导人们的行为,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因此,清廉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当前,更在于长远。
教育家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引导官吏要持身公正,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汉代桓宽的《盐铁论•疾贪》以“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教化为官者要自身廉洁;屈原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对廉洁作出精炼概括;还有陆游说的“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名句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廉洁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之语,为清廉建设提供了最为厚重的教育资源。要充分挖掘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的廉洁思想,整理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传播普及、传承发展、实践应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兼具年代感与时尚感,成为推动清廉建设的“活教材”。于党员干部个人层面来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带头阅读经典,原汁原味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体悟其中的思想魅力、精神实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廉洁文化精华,做到“善学者进德”“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才能行道致远。
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三大纪律,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的百年奋斗史留下无数廉洁奉公的大规矩、铁纪律,红色记忆流淌着鲜活的红色血脉,蕴含着伟大的建党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清廉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教材。党员干部要注重加强革命传统的学习,深刻领会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基因,传承革命先辈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廉洁风范,在“红色记忆”中赓续廉洁文化血脉,发扬红色荣光,才能汲取不竭动力,站稳脚跟,开创未来。
“正家而天下定矣”。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都来自于家教家风的赓续和传承,对个人而言,良好的家风家教能够引导家庭成员拥有良好的行事风格,培养责任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对社会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有序发展的作用。可以说,好家风,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更是防腐拒贪的无形“防火墙”,既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临渊不坠的定力,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做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表率的同时,还要严格管好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教育引导其树立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的良好理念,做到爱家有度、治家有方、管家有力,守护好家庭这个“廉洁港湾”和家庭成员的内心留白之处,推动全社会劲吹廉政清风。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公正廉明是时代永恒的追求,清风正气是人民不变的期盼。推进清廉建设,凝聚廉洁文化的力量,奋力谱写好清廉建设篇章,必将开创“廉花”处处开、清风拂面来的干事创业新局面。(丘北县纪委 王灵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