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03 17:23: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赵茜“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以下简称“昆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打造绿色工厂。
2024年5月13日至19日是全国第34个节能宣传周,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
为此,昆烟提前谋划,于5月初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美丽昆烟、绿色先行”节能宣传月主题活动,从两个层面、四项举措、十四个具体活动内容精心策划,通过线上线下主题宣传、作品征集、典型人物及事例、知识竞答、专题讲座、意见征集、劳动竞赛等系列活动,积极营造节能降碳、节约用水浓厚氛围,积极倡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清洁生产、绿色消费意识,以自觉的行动助推工厂绿色高质量发展。
循环再利用实现工厂污水零排放
作为昆烟能源转换、供应的主要责任部门,动力车间一直将环境能源安全和节能降碳放在第一位,通过先进检漏设备引进、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工艺流程优化等一系列积极措施,实现了全厂污水循环再利用,确保工厂污水零排放。
每天对厂区供水管网进行日常巡查,依次对所有供水点、水表计量点以及泵站设备情况进行现场查看,发现漏点及时抢修……这便是动力车间公共设施维修组供水修理工李剑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工厂一直很重视节能降耗工作。2012年,我们就从德国引进了金属探测仪、超声波检漏仪等设备,可以将供水管网系统的漏点定位在一米以内,误差不超过0.5米,也是行业内首家引进先进检漏设备的工厂。”李剑表示,精确定位漏点有助于进一步缩短维修时间,快速恢复车间生产,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除了对供水管网系统开展全天候检修维护,昆烟还积极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流程对生产废水、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昆烟新厂区中水站自2011年投入运行以来,一直负责工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集团生活污水处理。“我们的设备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工艺管控调整经验是最丰富的。”动力车间中水站负责人杨春伟介绍,在工厂及车间领导的支持下,中水站多年来一直大胆创新、实施技术改造。去年6月,中水站完成了生化池溶解氧调整,设备转换能效大幅提高,每年可为企业节约7万余元,处理达标的中水全部用于工厂及集团绿化,基本能够满足绿化用水需求。此外,在中水站运维管理方面昆烟动力车间也不断吸收行业内的优秀经验。今年,杨春伟再次前往会泽卷烟厂、曲靖卷烟厂、红河卷烟厂等行业工厂,与一众专家就中水处理各个工艺段最新的运维技术展开交流讨论。
“美丽昆烟、绿色先行”节能宣传月活动启动以来,动力车间积极参与其中。“节能宣传月活动期间,车间积极组织全员参加工厂层面的‘绿色低碳知识竞答’、‘节能减排’三小、‘绿色发展我献策’等活动,并以车间班组、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积极营造全员参与、节能降碳的氛围,倡导职工牢固树立节能低碳、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同时,紧盯工厂2024年节能降碳工作总目标,按照‘减、收、取’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一系列节能降碳工作。”动力车间主任张博说。
为了做到科学节能降耗,动力车间一直着力探索并推行更加精准的调度模式。2024年以来,动力车间进一步优化了燃气锅炉、空压机、制冷机、空调等能源转换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模式,将生产准备时间从4小时缩减至半小时,消除因能源过度保障、过量供应导致的能源浪费。同时,对车间主要耗能设备进行状态分析和能效评估,完善了动力车间锅炉设备精益节能操作法、空负压设备精益节能操作法、空调设备精益节能操作法、供配电设备精益节能操作法5项标准制度。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动力车间将在节能降碳方面继续发力,通过可再生能源替代、电气化设备改造、余热回收再利用等技术措施,进一步降低工厂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创造力,为昆烟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再添新动力。
“小改造”催生“大效益”
通过对空调房3台空调机的技术改造,昆烟全厂天然气消耗量下降10%左右;在制丝车间南送丝房安装一道快速升降卷帘门,可实现蒸汽消耗量降低60%、电量降低50%的目标……
开展“美丽昆烟、绿色先行”节能宣传月活动以来,昆烟环境能源科组织各车间、科室围绕电、气、汽、油、水、纸张等资源的节约使用改进及污染物排放改进,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三小”活动,以“小改造”催生“大效益”。
“有想法就要实施,通过‘小改造’才能见到‘大效益’。”环境能源科科长锁俊表示,昆烟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积极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以来,各个车间技术改造蔚然成风,大家纷纷通过“小改造”为“绿色昆烟”做贡献。
环境能源科副科长谢辉发挥技术专长,联合动力车间、卷包车间、制丝车间、设备科以及基建科开展1号空调房3台空调机闪蒸汽管路以及快速升降卷帘门改造,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据了解,昆烟原闪蒸汽回到1号空调房供应3台空调机使用,由于存在闪蒸汽产生量与消耗量时间点不合拍的问题,导致部分闪蒸汽外排。今年3月底,通过投资1万元优化闪蒸汽管路,闪蒸汽回到全厂空调系统供应57台空调机加热加湿,从而解决了闪蒸汽产生量与消耗量时间点不合拍的问题,使空调系统使用闪蒸汽效益最大化。
“每天早上,动力车间供应闪蒸汽到制丝车间使用,由于闪蒸汽无法存储,原来3台空调机使用不了就只能外排。现在接通整个联合工房闪蒸汽管路,可以让剩余的闪蒸汽顺着管路用在其他车间,不仅节约了资源,还能让‘小改造’转化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生产力。”谢辉表示,采用传统更换30台高压微雾喷嘴的方式,需要投资600万元左右,而此次改造只花了1000元购买30套喷雾喷嘴以及一些小部件,将原来的高压微雾喷嘴改为高压喷雾喷嘴,并进行管线联通,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工作过程中,谢辉及同事只要发现相关能耗数据异常就会积极查找原因进行技术改造。此前,他们发现制丝车间南送丝房一道门周边的空调能耗比较大,就通过多组能耗数据对比来查找原因。“原来这个区域四面透风,在关门的过程中整个区域的温湿度无法实现恒定要求,空调开的时间越久,电量消耗就越大。”对此,谢辉协同工厂基建科安装了一道快速升降卷帘门,蒸汽消耗量、电量分别降低了60%、50%。如今,昆烟已经完成了15道快速升降卷帘门的安装,正在进一步检验技术改造项目效果。
空调机技术改造、安装快速升降卷帘门只是昆烟“三小”活动的缩影。今后,昆烟将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工厂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常态化机制让节能降耗走深走实
根据生产安排,滚筒类设备提前20分钟预热,烘丝机类设备提前1小时预热,避免浪费能耗;建议A线无生产时关闭冷床风门,在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可增大主线冷床的风力……在昆烟制丝车间,来自一线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和优秀节能操作法不胜枚举。
根据《2024年“美丽昆烟绿色先行”节能宣传月活动方案》要求,制丝车间制定了《2024年“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活动方案》,聚焦车间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车间能耗管理能力和水平。
“自今年5月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以来,制丝车间认真贯彻落实工厂层面部署的同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车间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制丝车间技术员、节能减排管理员李荣介绍,制丝车间开展了节能减排指标竞赛、节能减排专题板报、节能减排知识竞答、“我为节能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和优秀节能操作法征集、“随手减碳”全员行动、制丝节能达人评比以及“跑、冒、滴、漏”我来找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家的节能减排意识。
截至目前,制丝车间已经收集88条“跑、冒、滴、漏”问题以及21条“我为节能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和优秀节能操作法,向工厂推荐了3名“制丝节能达人”,“节能减排”知识竞赛活动参与率达100%、“随手减碳达人”参与率80%,均超过了工厂层面的要求。
在一系列活动的激励下,制丝车间一线员工踊跃参与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活动当中,纷纷结合岗位实际提出合理化节能建议。以制丝车间生产一班烘丝工胡正相为例,他对小丝房技改后照明只能全开全闭而造成电能浪费的现象,提出恢复照明模式可调,并根据检修、保养、生产等不同工况进行开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胡正相也积极组织、参与班组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跑冒滴漏、缺钉少铆,及时联系、配合修理工排查检修,生产等待间隙及时通知中控关闭空转设备,生产结束后及时检查责任区域内的设备是否完全停止、水电气汽是否全部关闭、区域照明是否调至值班状态,以身作则,给身边的同事树立了好榜样。
担任节能减排管理员5年以来,李荣深知车间能耗指标的重要性。“车间是工厂的耗能大户,只要认真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每吨产品单耗降低10%,效益就会很明显。”李荣表示,昆烟一直以来都很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制丝车间也成立了一个节能减排小组,成员来自各个班组的班组长,全面督促整改日常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近段时间,制丝车间正在逐项整改收集到的合理化建议,探索运用优秀节能操作法,预计6月底全面完成后进行验证,再向整个车间推广。李荣透露,下一步,车间将围绕水电气汽主要能耗指标,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入手,进一步增强生产一线工人的节能减排意识和现场问题整改的执行力,常态化开展“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活动,以有力举措推动车间节能降耗工作走深走实。(李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