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衔接文化自信探析

发布时间:2024-07-08 09:35: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郭顶

近年来,传统文化以多种方式频频“出圈”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塑造文化自信成为社会共识。高等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以文育人方面负有无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如何提取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融入高等教育,如何以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塑造青年学生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打好文化根基,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需要高校进行深入思考。其中,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摄入文化基因,营造文化氛围,强化文化育人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文化育人功能,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能促使高校更加重视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文化育人理念,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文化意识,开放教育对象的文化意识,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教学手段,借助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营造教学新生态,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性,创新思政教学思路,结合具体教情学情,科学选择思政教学方法,极大丰富思政教育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的多样化发展需求,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意识形态教育,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有效衔接,首先,有助于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在以文化人过程中潜移默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高校思政教育引入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历史、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理解和认同,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增强对错误思潮的鉴别能力,能够主动抵御负面侵蚀和影响。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素养。高校在思政教育中融入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及敬业精神等文化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助力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激发校园文化创造活力,构筑新时代精神文化阵地

加强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提高学校文明程度,树立良好学校形象,打造优质精神文化涵养阵地。一方面,有助于高校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全面开展美化、绿化、文化等建设,将一草一木都赋予传统文化色彩,将整个校园环境打造成思政教育大课堂,切实释放校园文化的育人潜力,让师生在无形中受到文化熏陶和启迪,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实现价值引领和文化育人的双重目的,为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校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构筑新时代精神文化阵地。高校思政教育衔接文化自信建设,能够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高校文化传播和创造的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面提升文化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动,发挥高校交流思想、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作用,构筑高质量精神文化阵地。

高校思政教育衔接文化自信的现存问题

思政教育理念滞后,文化自信教育意识缺乏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思想文化的快速迭代更新,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理念滞后,缺乏衔接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教育意识;部分学生受就业压力和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缺乏对主流意识文化的关注、参与和认同,文化自信自强意识不足。一方面,高等教育招生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部分高校面临教学质量、师资和就业质量评估的多重压力,导致忽视思政教育创新工作,对文化自信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政教育理念迟滞不新,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任务的意识更是缺乏。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多元思潮的快速传播,促使当代大学生对独立、个性的追求与崇尚日益强烈,而对社会及周遭环境事物秉持漠视态度。同时,由于部分高校文化自信建设多存在于课堂教学教材和政治学习任务中,未能与学生个人发展建立联系,无法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共鸣,导致一些学生对文化自信自强的关注不足、参与不够,无法通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效能。

思政教育形式简单,文化自信教育实践匮乏

当前,部分高校未能充分挖掘学校和社会的思政教育和文化资源,教育形式和途径单一,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活动缺乏。一方面,校内思政文化建设不足。部分高校忽视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物质文化设施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思政教育教学中文化设施不全、文化活动不多,人文物质建设不足;校风、教风和学风中缺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素的加入,精神文化建设不足;未出台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与文化自信建设有效衔接的教学办法和管理考核制度,制度建设不足。另一方面,校外思政文化教育实践不足。部分高校仅将思政课堂作为主要教育阵地、课堂教学作为唯一教育手段,未能充分组织思政教育课外实践活动、思政教育模式下的文化交流活动。

思政教育内容枯燥,文化自信教育容量贫乏

高校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接受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引导,这些文化组成了高校的重要文化内容,高校思政教育通过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来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政教育内容枯燥的现状,文化自信教育在思政教育内容中所占比重较少,思政教育工作中缺乏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引导教育。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多为主流意识形态、思想道德和时政方针政策等,内容较为深奥,与学生个人现实生活存在距离,学习成效无法立刻显现,因此学生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对培育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助力甚微。另一方面,受制于思政教育理念滞后,思政文化教育建设不足,部分高校思政教学课堂、思政教材和思政实践活动中缺乏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素,文化自信教育内容贫乏,无法激活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内在基因,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文化建设和提升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动性。

思政教育主体单一,文化自信教育力量窘乏

只有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文化意识,开放教育对象的文化意识,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当前,部分高校普遍存在思政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主体单一的问题。一方面,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很多地区仍将学校视为唯一责任主体,既缺乏上级单位的科学指导,也未能吸引企业、政府、文化机构等社会资源参与思政教育实践,难以保障文化自信的持续培育。即使有一些高校构建多元协同教学模式,但协同机制尚不完善或缺乏针对性,导致主体互动缺失,难以保障思政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造成文化自信教育效果不彰。另一方面,校内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队伍建设不完善。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仅靠思政教师,思政教育管理仅靠学院辅导员,文化教育教学工作仅依托专业课和公开课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学院党务教师、学生思政和文化社团等主体未参与其中,教师教学压力大,精力有限,且缺乏接受思政教育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教学培训的机会和途径,导致思政教育与文化衔接的教学教育成效有限。

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有效衔接的创新路径

(一)革新思政教育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引领

一方面,明确思政教育衔接文化自信的教育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凸显文化自信教育,需在思政教育实践中首先明确文化自信教育目标和主要任务,统一高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认识,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措施,推动文化自信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扎实开展。聚焦文化自信教育目标,将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等有机结合,全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信教育能力。一是重视文化自信教育的宣传工作,引导思政课教师自主学习和研究优秀文化、在深学细照笃行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高文化自信教育觉悟和教学能力;二是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学习,能够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探索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找准思政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的衔接点,敢于改进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育教材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注重引导学生辨别各种思想文化思潮,注意思政教育和文化自信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和参与意识。

(二)创新思政教育形式,赓续文化自信血脉

实现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有效衔接,需要高校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丰富文化教育途径。高校需要创新思政课程建设,在传统讲授法基础上,教师需重视将学习的决定权转移给学生,通过微课、反转课堂、项目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加专注中华文化学习,深层次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开设大学语文、国风鉴赏、历史选修等课程,创作系统的中华文化学习环境,丰富学生在治学为人、行为准则、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借助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或者适宜的主题活动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互补性,积极开展校本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文化自信”主题活动,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近距离领略传统文化风采,从价值维度、品格维度等方面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提高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重视榜样引领作用,选择在文化保护与传承领域的优秀学生作为典型,用榜样的鲜活教育素材直观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科学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实现融合教育,引入新技术、新平台,整合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和优秀文化资源,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在线学习和在线互动模式,创新教育手段和渠道,将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活动和内容接连在互联网和高科技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政文化教育的有效性、便捷性和丰富性、趣味性。

(三)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实现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有效衔接,需要高校优化思政教育内容,摄入文化基因,夯实高校创造创新、弘扬传播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效能。首先,收集和整理文化自信教育相关资源。文化自信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具有鲜明的教育目的,为保障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性,二者在内容上切记机械性相加,既需保持思政教育内容的连贯性,也需重视二者内容的适应性。对此,高校可邀请中华文化研究领域专家、文化传承人、文化企业负责人与学校教师共同挖掘文化自信教育相关资源,建立思政课程资源库,分类处理和管理文化自信教育资源,促进各种资源素材的共建共享,协助教师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其次,重视学生需求和兴趣。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强化文化自信教育,教师需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深入了解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需求和兴趣,通过倾听与观察、双向交流、问卷调查、活动实验等方式,找到学生切实需要以及感兴趣的文化自信教育内容,为提升文化自信教育融入的实效性夯实基础,并基于学生需求和兴趣不断改进教育内容,有效减少学生对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的抵制现象,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和习惯,让学生自主接受文化熏陶,增强文化认同,提高学习效果。

(四)丰富思政教育主体,提升文化自信实效

首先,加强对高校思政文化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主管部门与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校园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确保高校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其次,高校可以充分引入和发挥社会力量。开展学校和政府组织、学校和企业、学校与学校的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优秀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进校园,多方主体合作思政文化教育项目、组织研学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思政文化教育途径,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文化自信热情;充分发挥优秀校友思政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用优秀校友和优秀人物的理想信念激励学生确立理想和正确价值观,承担起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责任;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政文化建设作用,为每个社团赋予特定的文化内容,创新文化自信教育工作思路,让其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并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开展多层次的文化自信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展示特长的同时满足多元需求,奠定全面发展基础,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职业认同,真正建立起全员共建的思政文化建设体系,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契合,从而更好地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作者:王丽娟,湖南潇湘技师学院(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