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大池镇:“菇”事连连,“蘑”力兴镇

发布时间:2024-07-18 16:42: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郭顶

好风光源自好山好水,好山好水孕育优质夏菇。镇巴县大池镇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达 2350米,夏季平均气温约 22℃,日照充裕、昼夜温差显著,此般环境堪称优质夏菇生长的绝佳之地。大池镇充分借助本土地域与资源优势,遵循做优做强特色反季节食用菌、做大做好食用菌产业链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基地、创立品牌,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助力食用菌传统产业迈向规模化。为优化镇域营商环境,大池镇大胆创新,组建党建服务员队伍。党建服务员每月走访企业至少 2次,主动上门与企业对接并提供服务,及时将最新的强企、惠企、助企纾困政策传递给企业。在政策兑现、用工需求、项目审批等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积极争取资源、给予帮扶。针对香菇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征集梳理,上报镇党委会研究,制定问题清单和帮扶措施。例如,成功帮助镇巴县大镇福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解决了用水困难、机耕道修建、劳动力短缺等难题,为其争取项目建设配套基础设施 500余万元,让企业能够安心谋划发展。该企业自 2019年初建,流转土地 150亩,建设食用菌大棚 100座,年生产菌袋 120万袋,总投资 2100余万元。如今,已建成传统食用菌种植大棚 100座,正在建设钢架结构标准化的出菇棚 120座,预计还将建设 60座。其中已建成的 10座 5G控温大棚可育养 50万袋袋料,在数量和规模上实现了质的突破。

提升技术,强化设施,以科技赋能优化夏菇品质,推动简易大棚向 5G智能控温大棚标准化转变。大池镇大力鼓励并扶持数字智能技术进入大棚,发展 5G智慧设施农业。运用现代智能温控技术,为食用菌创造最佳生长条件,实现反季节夏菇优质、高产、稳产。每年 10月至次年 5月,通过智能温控技术培育的袋料成活率高达 98%以上。钢架结构标准化的出菇棚借助智能化控温营造最佳出菇环境,仅需 3个月即可完成出菇过程,花菇率可达 70%以上。育养出的香菇营养丰富、香味独特、菌肉厚实、不易生虫且便于储存,现已畅销至西安、成都、重庆、兰州等十多个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智能大棚的投入使用,借助科技创新赋能,大幅提升了香菇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标,让小小的香菇香飘万千家庭餐桌。

拓展市场,强化机制,以联农带农创新产业模式,推动企业从“单打式”行为向“村企联建、合作共赢”集约化模式转变。为实现从“单打式”到“抱团式”、从“单方赚”到“多方赢”的转变,大池镇依托镇域内龙头主导企业,探索出“村企联建、合作共赢”模式,依照约定合同出资联合建厂投产,大力开拓“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产业联农带农的新路径。强化资金、技术、人才、销售的整合,组织 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抱团投资 100万元成立镇巴县池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与大镇福源合作社签订协议。镇巴县池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钢架结构标准化出菇棚 30座,大镇福源合作社投放袋料、提供技术、回购鲜菇、统购统销,全程保底、保价、保利润,在每个棚每批次投放 7000 - 8000袋食用菌袋料,每袋净利润 2元。总计带动全镇发展种植香菇 120万袋,采收香菇鲜货 300余吨,干货 200余吨,实现产值 1500万元、利润 400万元,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夏菇收益均超过 14万元,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务工、土地流转、产品回收等方式带动辖区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增加生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每年带动吸纳 5个村 200余户 1500余人次在企业务工,实现户均增收 3000元。

增收途中菌菇飘香,朵朵撑起“致富伞”。未来,大池镇将持续坚持“以镇带村+村企联建”的抱团合作新模式,将产品转化为商品,通过以商招商将产业链延伸至健康养生产品,打造香菇酱等自主品牌,进一步开发“农旅+康养”的新型业态,集中力量演绎好小镇“菇”事,真正实现强村富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图文供稿:镇巴县大池镇人民政府 杨小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