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镇:插上电商“翅膀”,凉席产业再次腾飞

发布时间:2024-07-19 16:06: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赵茜

伴着机器轰鸣,工人紧盯着一块块竹片,认真筛选;坐在桌子前,手脚麻利的妇女熟练地穿针引线,把竹片穿成一张张凉席;对照电脑上密密麻麻的订单信息,发货员有条不紊地检验商品、打包、发货……夏日炎炎,正是凉席销售的旺季,7月16日,走进赫山区新市渡镇欧公店村、高冲村等地,记者见到了凉席厂家加足马力生产、争分夺秒销售的火热场景。

“借助电商销售渠道,我们今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000万元。”“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刘润聪是竹郎竹制品公司的负责人,谈起今年的销售情况,他满面笑容。

时间拉回到四五年前,也就是刘润聪刚从父辈手里接过“衣钵”的时候,这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对家乡凉席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不如现在这样乐观,甚至一度陷入了迷茫。

迷茫的不止刘润聪一人,可以说当时整个凉席产业的从业人员都陷入了“阵痛期”。“以前都是粗放型发展,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很少考虑生产环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新市渡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副主任罗声明介绍,在鼎盛时期,全镇凉席生产经营户有1200多家,其中规模加工厂近40家,从事凉席生产的工作人员超过1.2万人,年产值达4亿元。可当时大家的环保意识不强,污水直排是常态,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所以当政府开展环保集中整治工作后,无法达标的小作坊逐渐被淘汰,全镇从事凉席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从1200多家锐减至100多家。

罗声明告诉记者,为助力凉席产业转型升级,镇里牵头建起了凉席产业园,要求全镇凉席生产企业把有污染的“湿抛”环节放在产业园。为集中处理污水,产业园还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不外排,并得到循环利用。产业园负责人符大宏表示,园区每天能加工近3万公斤凉席竹片,加上机械化生产,企业的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产量上升了,利润空间却下降了。”做了20多年凉席生意的李定牛算了一笔账,以前凉席产业的利润有50%,随着人工、加工、运输、物流等成本的上涨,产业利润只剩10%左右。“利润下降,就只能‘薄利多销’,拓展销售渠道是关键。”在这样的情况下,为突破发展瓶颈,刘润聪等人率先探索电商销售模式。

早在2016年,刘润聪便在淘宝上注册了玉兰凉席与竹郎竹业两家店铺,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凉席产品。当时,新市渡镇凉席销售模式单一,通过电商售卖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那时候,家里的卧室就是办公室,客厅当仓库。经常是天微亮就要起来运营网店,维持店铺浏览量、下单率、好评率等,晚上整理好订单,马不停蹄发货。”开辟新赛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扩展公司业务,2017年开始,刘润聪打破原有凉席品种单一的局限,新增了麻将凉席抱枕套、枕头套等新产品,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更新款式。考虑到凉席产业的季节性特点,为满足工厂全年不停产,工人有事做,刘润聪在下半年新增了冬季产品,如烤火罩、桌罩等。随着产品不断丰富,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公司2020年的销售额突破了1000万元。

在刘润聪的影响带动下,同镇的不少企业纷纷前来学习“取经”,跟着做起了淘宝、抖音直播等。电商渠道打开以后,该镇不断丰富产品种类,生产床铺凉席、办公室座椅垫、沙发垫、汽车坐垫等,曾经“遇冷”的传统产业再次实现了腾飞。据统计,今年全镇凉席总产值将突破2亿元。(吴玲、曹灿、张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