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洁”解“廉”

发布时间:2024-07-24 14:20: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赵茜

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谈及“廉洁”文化,理应从读懂“洁”字的精髓开始,“廉洁文化”方能根植每名党员干部心中。

“洁”本义指干净、清洁。作为党员干部,就应干干净净为官,清清白白做人。“洁”字拆分开来,为“水、士、口”。党员干部若能悟到此“三字”的精华,廉洁文化方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做到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党员干部为官做事应做到清廉若水,领悟并学习“水”的特质。隋朝时,赵轨在齐州为官四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离任时,父老乡亲们洒泪送别。百姓捧着一杯清水为其送行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们不敢以壶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献上一杯清水为您饯行。”赵轨非常感激,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党员干部为官做事就应该做到清廉若水,学“水”之色,质地清澈,光明磊落,清清白白做人做事,应做到洁身自好,切不可以权谋私,同流合污、沆瀣一气。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以党纪党规、政策法规为准绳,恪守底线,心怀敬畏,在金钱面前经得起诱惑,在权力面前顶得住考验,在美色面前守得住底线。在各种诱惑面前,切不可心存侥幸心理,无视党纪法规,从而迷失了党性、缺失了德行、丧失了本心。

“士,事也”。在《说文解字》中意为,读书人,出来为大家做事,就是士。换言之,为“士”者应为世人谋好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常怀一颗“公仆”之心,方为称职之“士”。人民公仆,顾名思义是指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公众之仆。每每提及“人民公仆”,想必大家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焦裕禄、孔繁森等我党优秀的领导干部。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只有树立好公仆之心,方才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引领社会风气之本。工作中,要时刻树立“权为民所赋”的理念,做到“权为民所用”。这就需要每名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把权力用到为人民谋利益上来,讲党性、讲规矩,踏踏实实为民办事。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是要时刻守好这颗廉洁奉公的“公仆”之心。

“不识隐之心与口,酌泉依旧只清廉”。党员干部要常怀一颗廉洁之心,切勿开贪欲之“口”。东晋年间,吴隐之去广州担任刺史。前几任刺史卸任后都是“满载而归”。据说是因为饮了当地有名的“贪泉”之水而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赴任时,特地来到贪泉边,径直从泉中舀了一杯水,有意当众一饮而尽,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泉,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为官几年,洁身自好,严于律己,生活简朴,当地繁荣昌盛,百姓受益匪浅,都称他是一心为国为民的“清官”。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理应学吴公“廉洁自律”的精神,常怀敬畏之心,要学“悬鱼太守”,不开贪欲之口,小贪亦是腐,勿以贪小而为之。这既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中的一堂“必修课”,更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一条“底线”。当下,个别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喝个小酒、收个小礼、贪个小利,受个小贿”乃无伤大雅之“小节”。须不知,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贪欲之“口”一旦撕开,终将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  李胜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