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老师,就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记邵阳市大祥区西苑小学教师罗金香

发布时间:2024-09-20 16:48: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浩瀚星空,每一个人都是星辰,要点亮自己,更要照亮他人。”“市优秀辅导员”,“区优秀教师”,“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下乡指教期间所教班级学生雷轩被评为“区新时代好少年”,撰写论文有20多篇,均获得区,市,省及国家级奖,其中巜试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在《教育学文摘》出刊发表……,她就是邵阳市大祥区西苑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罗金香,2000年3月走上教学岗位,从教以来担任过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班主任及大队辅导员等工作。在从事教育工作的23年中,她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她的自律信条。

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参加工作以来,罗金香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熟练掌握有关教育规律和工作程序,时刻怀着高度的自觉性、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多年如一日,视使命为生命,严格约束自己,不计名利,把心掏给学生,掏给家长,自身思想素质在教育工作中得到极大地锻炼。

恪尽职守,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在教学岗位上,罗金香十年如一日,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用平凡和伟大的行动证明着自己内心的理念和追求。早来晚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坚持一时容易,但日复一日地一直坚持十几年难。疫情期间作为卫健局的家属无条件支持家人抗疫工作,并自己在照顾好小家的情况下主动加入抗疫一线,私车公用,不记个人得失,大祥区领导说她是“最美家属”!今年她在来校时被车撞了,在持续疼痛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躺了几天后咬牙拄着拐杖坚持上班。

对学生用心用情,爱生如子。对待学生,罗金香甘洒热血,始终保持诚挚的爱心,倾注满腔热情。今年她所带的班级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比较多,学生思想状况复杂且脆弱,成绩两级分化严重,但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即“不抛弃、不放弃”。对于后进的差学生,她对他们付出的关爱和精力远远超过优秀的学生。她从不歧视后进生,积极给这些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一年级九班的邓同学,父母离异,长期处在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中,上课坐不了一分钟,还要影响周围的同学,有极端的自卑倾向。她及时了解情况,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对症下药,实行一对一时时刻刻的跟踪式的矫正管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自己发现或通过学生报告得知该生情绪,一旦有异常表现,便立即放下手头其他工作,即刻找该生谈心,有时候通过给他带一些好吃的东西的方式,长时间与其进行沟通,通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心态有了全新的转变,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了。现在他上课能坐住了,遇到事情主动问老师,每天并能积极做值日,她仍时时刻刻分享他的酸甜苦辣。

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罗金香从教以来,在教育教学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时刻把学生的成长、家长的希望放在心头,把学生的学习与道德修养作为工作的重点。认真做好做实培优补差工作,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通过长期的努力,罗金香在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带班级无论抽考或校考均在年级前列,教学成绩突出。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她一直用自己那博大无私的爱深深的感染、教育每一个孩子,用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孩子的心田,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新一代“人梯”和铺路石,做生活的强者。

罗金香就像许多默默耕耘在各个岗位上的普通教师一样,用满腔的热情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平凡而又光辉的一生。(杨娟 供稿单位:邵阳市大祥区西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