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8 13:26: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2024年9月,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以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的战绩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充分体现了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和专业精神,同时也反映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坚实支撑。2024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一、技能人才是推动中国创造的动力来源
不同于传统发展模式对于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的路径依赖,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追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生产力的优化升级,人才是关键核心要素。从本质上说,高质量发展所依赖的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高技能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大势所趋。大国博弈,最终依靠的是不同形式各类人才队伍的布局。要解决诸多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弥补发展短板,提高国际竞争力,既要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担当“头雁”确定突破方向,又要集聚广大技能人才形成“雁阵”成为突破主力。建设起一支敢于冲锋陷阵的强大技能人才队伍,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输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从而壮大国家综合实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二、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的关键力量
面对产业变革的国际竞争浪潮,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各领域各方面都离不开技能人才队伍的带动支持。在新型工业化层面,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当前的主攻方向,为了更好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加速形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用,需要建设起一支专业精湛、技术高超的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级各类技能人才队伍。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2024年年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构筑丰富庞大的技能人才蓄水池,以其蕴含的规模效应和技能红利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三、技能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
加强农业农村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就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际,耕地保护评估、农机作业服务、防灾减灾救灾等重要领域亟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匹配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特长与乡村宜居宜业建设、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现实需求,开拓高技能人才与乡村全面振兴“双向奔赴”的生动局面。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围绕当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培养造就一大批达到高素质水平的技能型农民,激发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和动力支持,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四、技能人才是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服务业是促进就业的主要力量,人才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已从20年前的30.6%提高到了2023年的48.1%。作为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的部门,技能人才凭借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能为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提供生产、研发、管理等多个环节方面的关键支持。技能人才上手快,适应能力强,能够迅速掌握和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使服务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技能人才是提高服务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技能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勤劳认真有干劲的员工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其次,技能人才还是企业开展创新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许多问题一般都出现在工作实践中,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凭借其实践经验,更有利于脚踏实地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和应用;第三,技能人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变迁和现代文明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有效传承和保护非遗技艺,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技艺水平的传承人至关重要。
五、技能劳动者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础要素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9月份失业率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6%;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7%。就业关系千家万户,高质量就业更是关系人才是否被充分合理利用的重要体现,最大化人才价值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关键。人才素养的提升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整个社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必然包含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提高。经过实习实训、场景模拟演练、职业教育培训,技能人才掌握的技术知识、操作工艺和创造潜能都能为其日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作出独有贡献提供前提保证。发挥技能教育在促进高质量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注重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源投资,塑造更多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青年高技能人才,持续强化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可以有力推动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推动技能资本向经济社会发展效能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高峰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