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学院广东醒狮进校园获国家级民协非遗课题立项
发布时间:2024-10-29 13:55: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由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肖聪榕老师主持的“广东醒狮类非遗文化艺术融入高校艺术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成功获得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民协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三家单位承办的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科研课题项目的立项支持。该项目的立项,是广东白云学院积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高校艺术教育深度融合的成果,标志着相关创新教育模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广东醒狮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历经千年传承,是展现广东精神风貌和民族气质的文化符号。此次课题聚焦广东醒狮文化,旨在系统研究如何将其艺术精髓和文化内涵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探索出一条既保持传统文化原真性,又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创新路径。这一课题的成功立项,不仅为推动广东非遗文化在高校中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高校美育教育体系注入了新活力。
深耕文化根脉,促进教育与传承的双向赋能
肖聪榕课题组将通过分析广东醒狮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历史,探讨地方非遗文化艺术融入高校教育的方法,尝试创新性地提出将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舞狮文化、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科技+非遗+艺术”的融合教学,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学习这一传统文化。通过这种多样化、体验式的教育模式,课题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性和包容性,更能够增强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情,为广东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奠定基础。
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课题的立项,不仅是高校层面美育工作的深化,更是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助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梳理和优化广东醒狮文化艺术的传承路径,课题组将努力将这一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度结合,实现文化教育的双向赋能。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广东省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激发文化产业活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有力助推文化旅游、文创产业等领域的发展,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以课题为契机,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此次课题的成功立项,标志着广东白云学院在岭南非遗文化研究和美育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未来,课题组将严格按照项目要求,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注重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积极推动广东醒狮非遗文化的推广和普及。通过此类创新性的教育实践,学校将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培养文化素养深厚、创新意识强的新时代大学生贡献力量,使文化自信在校园内外生根发芽,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做出积极贡献。(肖聪榕 广东白云学院)